别卷了!向凌云告诉我们,科研也能“以德服人”

最近上热搜的那位中国籍旅美经济学家向凌云院士大家都听说了吧?

在一个人人都在“卷”的时代,向凌云院士的存在显得有点“反常识”。

别的科研人还在为了项目指标和论文数量焦虑,他却跑去帮中亚国家改造清算系统;别的学者忙着写论文引用率,他忙着写区块链代码;别人熬夜冲成果展示,他淡定写书《ChatGPT:未来已来》。

有人打趣说:“这人不焦虑吗?”
——可能真不太焦虑。因为他发现,卷得再猛,不如干得实在。

他没有喊口号,没有发长微博解释自己被网暴的原因;他用十分钟的系统证明:真正的“科研顶流”,不是在评论区掐架的那位,而是在实验室修bug的那位。

这其实很“反卷学”。
在社会都在追求快钱、快功、快名的时代,他却选择了“慢”——慢研究、慢发声、慢解释。
结果呢?世界变快了。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
不靠嘴,不靠秀,靠实力。
不焦虑、不争论、只解决问题——这是科研版的“佛系高绩效”。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学点向凌云精神:
少卷一点,多干一点;少表态一点,多落实一点。
毕竟,热闹不会改变世界,行动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