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十四五”以来,鸡西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努力构建具有鸡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转型跨越。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鸡西工业转型的核心突破点。鸡西市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及大力发展“十大经济”特别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石墨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接续替代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实施石墨产业“3932”发展计划,累计培育规模以上石墨企业32户,初步形成9大产业链条,实现年处理石墨矿石830万吨、精矿粉产能68万吨、深加工制品产能67万吨能力。“鸡西刺五加”入选首批省消费名品区域品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获2024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初步构建了以中成药为主导,化药、医药中间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食品工业规上企业数量达88户,新增方便米饭、酵母蛋白饲料、液态奶、牛初乳粉胶囊等深加工制品,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单侧曲轨侧卸式矿车、井下轨道巡检设备、数字化矿用刮板输送机等一批煤机装备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并获得专利。2025年1—9月,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道路上,鸡西成效显著。“十四五”期间,鸡西市重点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提档升级,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带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链顶端迈进,截至9月末全市规上企业达259户,完成产值151.9亿元,累计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省重点新产品达8个。围绕推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普及与数据集成应用,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鸡西市获评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深入域内500余户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注册企业达214户,全市数字化车间达到13户,城山煤矿5G+智慧矿山工厂入选国家《2025年5G工厂名录》。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实施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截至目前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省级绿色工厂7个,实现节能量7.16万吨标煤,减碳量34.13万吨。
企业活力的充分释放为工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鸡西市出台了《工业振兴18条》《数字化转型政策措施》,编制了《鸡西市惠企政策摘编》“政策大礼包”,“十四五”以来,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级、省级政策奖励资金2.3亿元。深化领导包联服务,截至目前,市、县(区)、乡镇(街道)460名领导干部共计包联5725户企业及184个项目,定期制发《包联工作信息周报》,解决问题诉求3469项。持续畅通政企交流渠道,市级领导共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企沙龙、叙餐会等各类政企交流活动57期,400户(次)企业负责人参会,宣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共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户、三户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