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作为黑龙江省东北部重要生态屏障,黑河市依托326.84万公顷森林面积、48.88%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家底,在碳汇经济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推出地方碳票,率先参与省级龙江绿碳,启动CCER造林碳汇,探索“碳汇+司法”等措施,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稳步转化,多项成果领跑全省。
地方碳票试点成为黑河碳汇经济重要抓手。2023年,爱辉区先行先试,出台《爱辉林业碳票方法学》与《管理办法(试行)》,以桦皮窑林场9583.35亩天然林为试点,核证2018—2022年碳减排量2.49万吨,预估收益89.73万元。当年12月,6家企业完成694.45吨碳汇购买,交易额2.5万元,实现地方碳票“从0到1”的突破。2024年,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爱辉区林草局与交通银行签订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中国移动、邮储银行等打造4处零碳营业网点,完成94.93吨碳汇交易,金额0.34万元,构建起“碳票+金融+企业”的多元合作模式。
在省级“龙江绿碳”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上,黑河市率先参与,并实现突破。2024年,牵头4个县(市、区)参与项目开发,纳入林地1.6万亩,首期货权签发碳汇量5.47万吨。同年7月,在全省林业碳汇交易启动仪式上,黑河与三家企业达成1.3万吨碳汇交易,成交额130万元,拿下全省首单“龙江绿碳”交易,奠定全省领先地位。2025年,爱辉区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委托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挂网销售碳汇减排量137.09吨,持续释放生态经济价值。
加快布局CCER造林碳汇项目。黑河市打捆5个县(市、区)及市林草局直属林场进行黑河市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开发面积1.4万亩。现已确立业主单位,并进行文本编制,为下一步项目开户、公示、审定等环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五大连池市单独突破,其CCER造林碳汇项目已完成设计文件编制与业主开户,正进入审定阶段,有望年内完成项目登记,为全市碳汇经济再添新增长点。
创新“碳汇+司法”机制,是黑河碳汇经济的特色实践。2024年1月,爱辉区林草局与检察院联动建立“公益诉讼检察+碳汇”机制,允许生态破坏案件嫌疑人通过认购碳票替代生态修复义务。2025年,该机制成功落地两单交易,涉案行为人自愿购买83.34吨碳汇,交易额0.3万元,实现生态修复与碳汇经济的双向赋能。
下一步,黑河市围绕两大方向发力,一方面持续推进CCER项目进度,加速五大连池市项目审定与全市“打捆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另一方面深化地方碳汇产品转化,加强与企业、个人合作,推动更多碳汇项目落地交易,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