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黑河市畜牧业正以“规模与质量齐飞、生态与效益共生”的姿态,在全省跑出发展“加速度”。国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市肉蛋奶总量32.57万吨,同比增长11.09%,畜牧业产值达41.8亿元,增速5.4%。上半年与前三季度,黑河市畜牧业产值增速均在全省领跑,用“牧”力澎湃的实绩,为龙江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顶层设计定方向 “一带三区”织成网
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总遵循,黑河市锚定“两牛一猪一鹅”主导产业,搭配特色养殖协同发展,通过专班统筹推进,构建起“一带三区”的产业新格局。
在“北安—五大连池—嫩江奶牛产业带”,现代化挤奶设备每天运转不停,日产鲜奶超150吨,这些带着“黑河温度”的鲜奶,源源不断供给下游乳企;“孙吴—逊克—北安安格斯肉牛优势区”,“黑尊牛”品牌正打响名头,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的A1-A5级雪花牛肉,成为高端市场的“新宠”;“嫩江—北安—五大连池生猪优势区”夯实民生供给,年出栏生猪量稳定在60万头以上;“嫩江—北安—五大连池—逊克大鹅优势区”则从养殖延伸到加工,羽绒、鹅肉产品远销全国。从顶层蓝图到基层实践,黑河畜牧业实现了“规划一张图、落实一盘棋”。
要素保障破瓶颈 “三维协同”强根基
政策精准滴灌,激发产业活力。黑河市积极争取省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今年争取项目资金共计2400余万元,嫩江市、北安市、逊克县、孙吴县、爱辉区今年相继出台《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从标准化养殖到屠宰加工,从粪污利用到品牌培育,政策红利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政策护航下,今年全市三季度安格斯牛养殖量突破1.2万头,鹅养殖量突破1100万只,创历史新高。
科技赋能品质,擦亮产品底色。黑河市深度融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在奶牛、肉牛、大鹅领域布局5个省级技术推广站和3个综合技术示范园,联合省农科院、东北农大推广适用技术3项。北安农垦长鑫牧场获批为2024年国家级奶牛核心育种场,孙吴县犇兴肉牛养殖合作社获批为省级安格斯牛肉牛核心育种场,孙吴“黑尊牛”肉业2024年获得绿色认证,生产52个绿标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和效益。
金融量身定制,破解融资难题。黑河市坚持优化服务机制理念,创新“畜牧贷”“活体贷”等融资模式,针对规模养殖场采取“一对一”包联机制,安排专人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土地、生产、销售等环节难题。针对中小养殖户推出精准服务,上门宣传贷款贴息以及地方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黑河市共争取省级“龙牧贷”资金8838.1万元,养殖保险覆盖948.18万只(头、羽),地方性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破解养殖主体“融资难”“风险大”问题,促进畜牧业稳步发展。
品牌引领拓市场 “全链发力”促增收
在今年哈洽会黑河展区,“北鹅”品牌的羽绒制品前围满了客商;亚冬会期间,黑河推出的“铁锅炖大鹅”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冰雪中尝到了“黑河味道”。如今,“北鹅”品牌影响力指数3年增长5倍,入选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电商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30%,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格局加速形成。
品牌亮眼,全链发力更添底气。今年,黑河市通过精准招商引进畜牧业项目12个,到位资金6.27亿元,嫩江大鹅、孙吴安格斯肉牛全链条发展等项目建成投产,飞鹤瑞信诚万头牧场等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运营。目前,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畜牧业龙头企业8家,孙吴“黑尊牛”正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其在哈尔滨的7家直营店,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特色养殖为产业发展添“新引擎”。五年来,寒地小龙虾养殖从15亩试养扩展至130亩,虾苗外销840万尾;黑河马种群从1000余匹增长至6694匹,养殖户年增收超6000万元;爱辉区蚂蚱养殖年产量达5万斤,冷水鱼年产达2.3万吨……“一主多元”的产业生态,让更多农户找到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三产融合更让效益持续升级。黑河市推行种养循环模式,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94%,规模场设施配套率100%,北安瑞信诚奶牛场实现粪污年发电3万千瓦时,逊克、嫩江等有机肥厂年生产有机肥15万吨。切实实现粪污利用生态效益。孙吴县、逊克县发展安格斯牛“认养一头牛”、爱辉区发展“黑猪认养”“乡村体验游”,吸引游客超万人次;嫩江延伸鹅产业链至羽绒制品、羽毛球加工,北安羽绒项目年加工羽绒服5万余件,让“一只鹅”卖出了“三只鹅”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