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前三季度,黑河市农业经济持续向好,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3.6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二位,实现增速与位次的双重提高。
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越筑越牢。全市2042.7万亩农作物应收面积稳产保收,经省专家测产,全市农作物实收平均亩产大豆约330斤、玉米约1167斤,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0亿斤以上。设施农业与“菜篮子”工程同步提速,新建棚室36栋,设施农业总面积达0.61万亩,草莓等果蔬特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4个新增菜园开发利用村带动小菜园总面积达2.2万亩,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3.1%,达9.6万吨,民生保障底色更浓。
畜牧业的“支柱效应”持续凸显。生猪养殖规模稳步扩张,嫩江正大养殖场新增2480头能繁母猪,北安市联动温氏企业新增生猪存栏9800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出栏54.09万头,出栏量同比增长4.24%。奶业发展再添动力,北安飞鹤瑞信诚、宜品绵绵瓞农等大型奶牛场投产,鲜奶产量同比增长13.12%,达23.49万吨。肉牛产业迎来“品种升级”,嫩江“茂波肉牛育种基地”培育高端肉牛150头、安格斯犊牛600头,孙吴县引进安格斯牛1940头,逊克县9000万元优质肉牛养殖项目落地,带动全市肉牛出栏11.82万头。家禽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嫩江“北鹅”、北安“安北富鹅”、逊克“北红雁”朗德鹅品牌集群成型,家禽出栏量同比激增27.96%,达734万只,禽蛋产量1.32万吨,增速13.33%。
渔业的“特色牌”打出新优势。积极落实好省“渔十条”政策,制定《2025—2030年黑河市冷水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寒地特色养殖实现产值、收益“双丰收”。截至目前,1091.2亩寒地小龙虾养殖产出79.75吨,销售额432.84万元;1.8274万亩河蟹养殖收获117.28吨,销售额677.66万元,冷水渔业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林业的“生态账”算出现金流。2025年度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造林2.75万亩,在严格落实采伐限额管理的同时,借力“大小年”自然规律,林药、林果、林菜、林菌等林下野生山产品采集量大幅提升,为林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