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虎林市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以产业开发为支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虎林市环境优越,保存着三江平原最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下辖六大农场、两大森工林业局,全域森草面积297322公顷,森林草原覆盖率31.09%。利用林下资源蕴藏量巨大的优势,虎林市在林下种植、养殖方面大做文章,林下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果菜山菌遍地 林药种植渐成气候
7月29日,虎林市8.5万亩刺五加GAP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正式通过审批,成功跻身全省首批刺五加GAP基地行列。这次通过审批标志着虎林市林下近自然栽植的刺五加大获成功。
虎林市抓住发展机遇,利用抚育、造林、补植等地块,大力推进近自然刺五加栽植。截至今年6月,共发展刺五加近自然栽植规划面积34万亩,全部采取自己栽植的方式,目前已经完成近自然栽植15万亩。同时,还推广刺五加庭院经济订单模式,目标为今年底签约4000亩庭院种植,现已完成719亩71万株种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虎林市依托其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肥沃的黑土地,2018年就开始引进外地企业种植蔓越莓,今年蔓越莓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获评“蔓越莓名城”。加之企业正在研发蔓越莓冻干粉、咀嚼片、胶原蛋白、啤酒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虎林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蔓越莓产区之一。
虎林市还大力发展林菌、林果、林菜产业。域内野生食用菌储量丰富,达1000吨以上,品种有榆黄蘑、元蘑、榛蘑等20多种。鼓励农户扩大元蘑、木耳等食用菌规模,提高产量;充分利用采伐迹地、荒山荒地及退耕还林地大力发展红松嫁接林、大榛子、果树、蓝莓等特色经济林种植产业。截至目前,已栽植红松结实林0.9万亩、红松幼龄林0.88万亩,年均产值达130万元,另有大榛子结实林962.5亩、梨园189亩、蓝莓50亩,年产值450万元左右;深入挖掘本地山野菜的独特优势,培育山野菜产业公司,收储刺老芽、黄瓜香等山野菜深加工,预计全年收储220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
延伸产业链条 林下养殖多点开花
在虎林市示范林场,利用虎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引进的黑龙江德润巨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鸵鸟养殖项目,目前已建成340平方米屠宰场、1800平方米鸵鸟肉制品加工厂,现存栏5100余只,已研发出鸵鸟饺子、熟食、冷鲜肉等10余款产品。鸵鸟养殖及深加工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增加了税收,大规模化养殖、鸵鸟表演等已成为虎林一景,还拉动了当地旅游。
虎林市林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涉林企业已发展到19家。域内共有9家企业以刺五加为原料,开发出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片等针剂、片剂、冲剂等剂型33种;获得药品生产批准文号319个;推出刺五加浸膏、刺五加茶、刺五加木耳、刺五加馅饺子等一系列药食同源产品10余个系列、50多种产品。2024年实现产值3.3亿元,纳税3900万元,带动就业1200人。
为了使这一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增加产业附加值,虎林市聚焦刺五加种植、加工、制药技术攻关,成立了全省首家且唯一的中药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刺五加创新研究与新药开发院士工作站。虎林市将抢抓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优化服务,加快构建虎林刺五加全产业链布局。完成刺五加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推进“虎林刺五加”地理标志商标申报工作,成立刺五加药品、食品、保健品、简史、宣传推广五大专班,明确“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品牌国际化”发展路径,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提升产地加工的绿色化、集约化、数智化、标准化水平,全力争取“全国最大的刺五加生产、加工、销售基地”落户虎林。
目前,虎林市相继获得全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全省生物医药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刺五加之乡”“刺五加名城”和“蔓越莓名城”等荣誉,本地7家企业、14种产品成功入选“九珍十八品”省域品牌,中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24年,虎林市全域林业总产值1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