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黑河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发展定制农业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以定制思维推动效益增收,加速打造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强主体、优服务,筑牢发展根基
黑河市围绕《推进全省定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布局,重点发展优质大豆、杂粮杂豆、沙棘等特色浆果、高端肉牛、优质大鹅、冷水鱼等产品定制。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等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定制农业发展模式,扩大定制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定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今年全市预计发展果蔬、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等种植类定制基地规模49.4万亩;肉牛、生猪、禽类等其他养殖类定制预计生产275万头(只);水产品定制基地规模4013亩,预期产量135余吨,林下产品预计定制产量4.2吨。今年上半年,全市56家经营主体签约大豆、稻米、生猪、大鹅、鲜食玉米、小龙虾、生鲜乳、高粱等10余个品类,签约额突破6亿元。
创模式、精指导,激活定制动能
黑河市深入研读《黑龙江省定制农业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经过实地调研,探索多种实践模式。北安市华升食品加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加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的托管定制模式,在周边乡镇建设生产基地,与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并签订购销合同,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五大连池市矿泉香生态有机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独特矿泉资源,发展农旅融合,推出矿泉稻米会员定制服务,划分生产单元面向高端群体预售,300亩定制规模年产值突破130万元;爱辉区瑷珲镇外三道沟村立足知青文化底蕴,打造绿色无公害干菜生产基地,为1127名上海知青定制菜干,定制产值达120万元;爱辉区浔然谷等企业则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乡村特色文化、“黑土优品”“极境寒养”等品牌融合,通过认领定制模式吸引高端消费群体。
拓渠道、促营销,畅通品牌销路
线上累计开展200余场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带动销售额超4100万元;线下在火车站、机场及哈尔滨、北京、珠海等核心城市布局20余家“极境寒养”绿色物产体验中心与旗舰店,并组织“黑土优品”授权企业参与一线城市品牌行活动,让黑河好物远销全国。
黑河定制农业正沿着“主体壮大—模式创新—渠道拓展—效益提升”的螺旋轨迹加速攀升,“土特产”的醇厚滋味正在与高端市场的挑剔味蕾深度对接。未来,黑河市将进一步挖掘寒地黑土、绿色有机、边疆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定制农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