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再添1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

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印发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各地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中借鉴推广。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绥芬河片区《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新模式》案例入选。绥芬河片区成为全国首个实行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一证双线”的自贸片区,为国内相关地区在提升口岸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效能方面提供了新经验。

该案例聚焦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领域,结合市场主体需求和风险防范,创新一张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特别行车许可证两条运输路线新模式。在传统模式下,特别行车许可证只注明一条境内运输路线,国际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入境后只能到达一个目的地场站进行换装,多辆车辆集中入境时,受单一场站换装能力限制,易发生人车滞留,存在安全隐患。新模式下,车辆查验通关后,企业可根据换装价格、排队情况、服务质量等换装需求,自由选择目的地场站,最大限度节省了排队时间。多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同时进境时,可进行分流换装,能节省3-5小时,多场换装的良性竞争还使得每吨换装费用由200元下降至150元,运营成本降低25%。

自2019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以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制度创新,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俄开放合作、培育特色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集成性改革探索,累积生成700余项创新成果,发布9批192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