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发改委消息,哈尔滨新区是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的第16个(东北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是全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实现行政区、开发区、高新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五区融合、联动发展”的行政区域。2021年哈尔滨新区被确定为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两年来,哈尔滨新区不断探索要素市场化改革实践,突出制度探索、创新发展、产业振兴和系统集成,着力破解要素高效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向重要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集聚,构建起新区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创新土地供给模式,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一是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模式。为满足新型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哈尔滨新区参照深圳市做法,在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实施新型产业用地(M0)供管新模式,通过提高容积率和配套用房占比,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空间承载力。在价格方面,新型产业用地地价以工业地价为基准进行上浮,远低于商业办公用地的地价,对于引入从事生产、研发、设计等环节的工业企业或生产性服务企业,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目前,哈尔滨新区共出让新型产业用地(M0)4宗,总面积24.3公顷,占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供地面积41.6%。
二是创新产业用地使用权配置方式。为推进企业“轻资产”运行,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满足产业发展差别化用地需求,哈尔滨新区在省内首次尝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弹性供给制度,企业可以根据用地需求和中短期规划来确定土地的使用年限,最低年限为10年,最高年限为30年,改变旧政策50年‘一刀切’的做法,为企业后期发展、转型升级预留了合理空间。
二、优化人才保障服务,打造人才回流“新磁场”
一是大力实施人才新政。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单设“人才服务”专章,在政策性住房、社会保险、安家补助、配偶就业等多方面为人才提供支持。累计为各类人才和企业落实省市区各级人才政策资金3000多万元,占全市人才政策资金的27%。目前,哈尔滨新区汇聚各类人才达33.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3万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增加至21家,建立人才团队200多个。
二是创建人才服务新模式。为全面推进人才服务供给侧改革,哈尔滨新区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把以前由政府机关提供的部分服务转变成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在深哈产业园建立国际人才工作站和人才公共服务岛,企业和人才在新区尽享“一站式”便捷服务、“保姆式”贴心服务、“秘书式”专业服务。新区人才就业服务品牌建设项目荣获全省优秀就业服务项目第二名。
三是建立 “政校企”联盟工作机制。今年5月,哈尔滨新区民政和人社局、哈尔滨广厦学院、部分企业共同举办的“政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哈尔滨广厦学院正式举行,标志着“政校企”联盟工作机制正式启动。后续哈尔滨新区又与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等区内院校组建人才培养联盟,签订校地共建人才合作框架协议,校方把企业需求导入教学,更加注重实操性,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达到就业要求,每年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大约有40%可以入职。
四是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平台。深入开展“丁香就业季”百日攻坚行动,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就业服务进校园、进企业系列活动为抓手,积极搭建“服务不打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体系。截至10月末,已开展各类网络招聘活动39场,对接企业396家,累计发布就业岗位7667个,在线人数达8.8万人次。
三、加快金融服务创新,释放资本市场“新活力”
一是全力推进金融机构集聚。今年5月,国内首支投资于石墨产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落户哈尔滨新区。至此,新区内以龙江振兴基金为代表的各类投资基金共计115支,注册(认缴)资本规模达119.87亿元。目前新区已入驻各类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495家,涵盖银行、担保、证券、信托等多种类型,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金融服务链条。
二是梯次推进企业上市。2019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上市服务哈尔滨新区工作站”揭牌,标志着国内最高端的资本市场正式入驻新区。持续开展上市培育系列活动,构建了“上市培育小助手”服务体系,与企业建立反馈机制,增强企业上市的信心和决心。新区现有境内上市公司12家,其中沪深主板上市10家,创业板上市1家,科创板上市1家。冰雪大世界、华通誉球、凯纳科技3家企业正在黑龙江证监局辅导备案,敷尔佳科技正在筹备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形成了可持续发力的上市梯队。
三是拓展对俄金融合作领域。哈尔滨新区作为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携手哈尔滨银行创新建设对俄结算服务中心,打造以对俄金融为核心内涵的特色金融中心。哈尔滨银行在新区成功落地了首笔NRA账户结汇业务,并入选黑龙江省首批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上线了俄罗斯“世界卡”渠道线上支付产品,成为境内首家与该渠道对接合作的商业银行;率先推出了卢布T+1/T+2结售汇、卢布远期、卢布择期等特色卢布汇率避险产品;率先布置了卢布自助兑换设备,开通对俄现钞双币种、双向、陆空联合调运渠道。
四、聚焦技术创新要素,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
一是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集群。创新科技企业培育方式,建立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哈尔滨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由2016年的196户发展到832户,年均增长64.9%,占全省的25.2%。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例达到3.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吸引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240余家,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57家,形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孵化经济群,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着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平台。目前,新区正致力于搭建全省实力最强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哈飞通飞公司等企业和黑龙江通航产业研究院为承载,通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通用航空产业承载平台;以发展福特汽车新车型和通联新能源客车项目为重点,全力打造国内知名的汽车产业承载平台;依托利民医药园区和大学城创新资源,建设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和大学双创基地等众创空间,打造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基地。
三是持续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建设。2021年6月,哈尔滨新区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城市。通过开展“科创中国——融在新区•相约周五”活动,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平台和政府服务企业的平台。目前已举办活动72期,为企业解决诉求200多项,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链融通创新项目50余项,逐渐成为新区政府服务企业、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的品牌活动。
五、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抢跑数字经济“新赛道”
一是优化数字经济发展布局。哈尔滨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从细分产业链顶层设计破题,锚定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新航标,先后制定《哈尔滨新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哈尔滨新区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9月15日哈尔滨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揭牌,对标5.0时代园区建设标准,赋能顶尖空间载体,打造黑龙江省数字经济“新蓝海”。
二是加快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在刚刚落幕的2022世界5G大会,哈尔滨新区硕果累累。17个项目签约额31.1亿元,奇安信、腾讯等行业头部企业落户新区,至此,华为、腾讯、京东、科大、奇安信等42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正式落户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度达78.1%,成为新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不断夯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底盘”。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哈尔滨新区,目前共有数字经济企业2439户。安天科技、黑龙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浪潮大数据、工大软件、善行医疗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新光飞天、工大小卫星、激光通讯、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等卫星信息应用项目,构建起北斗卫星应用数字创新中心。预计到2025年,哈尔滨新区数字经济相关联企业达到1500家,数字经济产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