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7月23日,记者获悉,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产业发展,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开封市日前印发《开封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六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2023年,城市街道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农村乡镇特困供养机构全部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护理人员持证率、配比率实现“双达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保障基本、普惠多样的养老服务消费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养老床位达到35000张,六级养老设施建设运营服务全覆盖,养老供给结构更加合理、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消费产业更加优化,高质量形成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多样化供给可选择的养老服务消费体系。
《方案》要求,要扩大有效供给。在城市,积极推进各级养老设施建设运营服务;在农村,乡镇特困供养机构全部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助推农村医养服务消费梯次升级;在机构,推动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规范提升管理服务,提供“六助一巡一护”居家上门服务,拓展“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
要培育养老产业。实施“养老+”行动,推动养老与医疗、教体、文旅、金融、物业、家政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建立养老服务企业联盟,打造国家级养老康复辅具产业园。
要提高保障能力。加强养老兜底性保障,完善独居、空巢、孤寡、失能、半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发展适应老年人群需要的医疗和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推动医、养、护融合发展,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与卫生院、村(社区)卫生服务有效融合。
要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依托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等在汴职业院校,打造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引进养老服务管理、保健、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人才,开展养老服务技能进街道、社区、家庭行动,实现养老护理人员持证率、配比率“双达标”,打造开封“康养照护”人力资源品牌。发展公益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公益慈善等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持续发展能力。
要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养老服务指导机构,建立养老机构首席服务员制度,构建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全面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打造友好型、智慧型老年社区。
要提升监管效能。建立联合监管机制,构建市、县、乡三级综合监管体系,加强部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建立标准监管机制,严格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智慧监管机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安全监管体系。
《方案》强调,为保证工作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要健全组织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按照列单、交单、办单、清单的“四单制”工作模式,压实部门和县区责任。要加强考核评价,将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纳入市政府督查范围,对完成任务成效明显的县区,给予资金、项目等倾斜;对工作进展较慢的,通报约谈,督促整改。要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对养老服务消费政策宣传解读,及时总结和推广创新举措、成功做法、先进典型,形成推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强大合力,营造尊老、敬老、孝老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