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积极发展电力装备产业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电力装备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长为许昌市第一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创新、解决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5月25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许昌市电力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50亿元,增加值240.8亿元,分别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52.1%、47.5%,经济规模在国内行业中占比约5%。

日前,许昌市举办第九届电网安全防护技术论坛,推动全市电力装备产业基础再造;举办高规格的许继集团供应商大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举办全市电力装备中小企业融资赋能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一直以来,许昌市以“五链”深度耦合为主攻方向,以提升产业基础、强化技术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等为重要抓手,强力促进许昌电力装备产业集群集聚、提质增效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产业链水平

许昌电力装备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明显、人才支撑有力、配套能力较强、协同能力突出、区位优势优越等特点——

电力装备产业是全市首个超千亿级产业,拥有300多家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以及许昌市电气行业协会。目前,许昌市已成为中国输变电装备行业中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综合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国内外电力、电子、电气建设工程的强大生产能力,是国家认定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也是我国电力二次设备和高压开关研发制造基地;

全市电力装备行业已累计申请国家专利 2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650项;申请海外专利2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200项;制定国际标准43项、国家标准200项、行业标准320项……

产品覆盖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横跨一次及二次装备、交流及直流装备领域,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中品种、规格、综合成套能力较强的地区……

许昌市持续延链补链,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供给结构,突出重点环节,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围绕电力装备产业中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及电力通信平台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业体系,成为国家认定的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同时,许昌市不断培育企业“雁阵”,引导大中小企业梯队发展,拥有许继电气、森源电气、开普检测等3家上市公司、2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2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多家中小电力装备企业,形成了以许继集团为龙头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强化技术创新 构建创新链体系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许昌市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生态。

推进协同创新,致力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新材料与电力装备的融合创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突破一批电力装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关键技术。

搭建创新平台,全市电力装备现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检验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30多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不断推动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各类科技力量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储备创新人才,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全市现有从事电力装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1.6 万多人,其中,硕士以上高级技术人员 1000 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0 多人、具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0 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30多人,是国内电力装备行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区域。许昌市还不断深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加快电力装备产品形态、研发手段、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创新变革。

扩大开放合作 促进供应链发展

许昌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水平走出去,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企业走出去,鼓励优势电力装备企业以多种方式加快走出去,引导企业取得国际认可的服务资质,带动技术、装备、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丰富合作内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电力装备向技术、资本、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输出方向走出去,发展全产业链式的工程总承包或“交钥匙”工程,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知名度,配置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建电力装备行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形成了以开普检测为骨干企业,面向全国的集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设备、新能源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以及相关电工电子产品的检测机构为一体的电力装备检测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了电力装备企业知名度。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许昌市将围绕推动装备体系绿色升级、推动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推动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深化电力装备对外合作、加强企业上市企业培育等方面不断发力,共同推动电力装备行业换道领跑,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