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政府网站消息,民族团结聚力量,展现贵州新风采。
5月18日,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市举行,26支巡游方阵、3600多名参与者,以多样的民族风情、精彩的非遗展演、沉浸式的文旅场景,向世界呈现一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体盛宴。
这是民族团结的盛世欢歌。各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与豪情,在2.3公里的巡游道路上,踏着节拍载歌载舞,向世界展示贵州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画卷。
这是文旅融合的绚丽舞台。全省知名景区的方阵,以目不暇接的创新表达,展示多彩贵州日新月异的变化、独具魅力的黔山秀水、多彩多姿的民族风情。
一幕幕精彩大秀,让世界看到贵州大地“郁郁乎文哉”,呈现文旅体融合的勃勃生机。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早晨9点,贵阳中华路两侧人山人海,民族情将天南海北的人们聚拢在此。
民族团结方阵的56个民族代表盛装出发,拉开巡游序幕。方阵既彰显各民族“各美其美”的独特性,又突出“美美与共”的整体性,象征56个民族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用灿烂笑容绘就家国“同心圆”。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华服文化方阵一出场,现场便响起阵阵欢呼,他们通过服饰这一“穿在身上的立体史诗”,展现了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中华传统服饰的演变历史。
民俗文化方阵则通过舞狮、舞龙、舞鱼等传统节目,呈现“狮引龙行,鱼随其后”,寓意守护、传承与新生的延续,承载着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奋勇向前的精神内涵。
“我不仅看到56个民族的多姿多彩,更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此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市民罗培军将6岁的孩子扛在肩上观看巡游,“我希望他从小就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由100名不同职业代表组成的奋斗之光方阵,通过情景歌舞演绎繁忙的城市生活,彰显平凡岗位的不平凡贡献,展现贵州人民的奋斗精神。
“方阵里面就有10名劳动模范,真实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奋斗之光方阵舞蹈指导杨荻说。
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当天,300多个平台全程直播,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看见贵州的窗口。
在“黄小西”AI形象人的带领下,“黄小西吃晚饭”方阵数百名身着民族服装的青年手拿拼图迈着灵动的步伐出场。他们通过不断变换队列协同合作,先后拼出六大景区特色景观和景区黄小西手绘形象。
“黄小西吃晚饭”指的是黄果树、小七孔、西江苗寨、赤水丹霞、万峰林和梵净山六大核心景区,该方阵开创性地采用动态拼图表演形式,让不少线上观众直呼:“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历史与潮流“碰撞”,让“风景”变为“场景”,各方阵的一系列创新之举,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以文塑旅。毕节方阵演员身着民族特色盛装服饰,沿途为大家带来毕节区域彝族古戏“撮泰吉”、彝族舞蹈“铃铛舞”和苗族舞蹈“滚山珠”花仙子巡游,展示出毕节浓郁的民族风情,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旅彰文。贵阳方阵积聚了“爽爽贵阳”爱乐之城的品牌群众性文化活动——贵阳路边音乐会。贵阳路边音乐会举办一年多来,340多场演出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超7万音乐爱好者上台演出,观众数量超过300万人次,网络传播量超150亿次,音乐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
文旅深度融合的贵州,正朝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迈进。
“村字头”燃动文旅市场新引擎
镜头转向观众,有人热情似火,有人则冷静旁观。站在店里观看巡游的重庆火锅店老板杨潇,就显得格外冷静。
“临近巡游这几天,店里的生意十分红火,客流量比平时涨了20%左右。”眼下,杨潇正思考着如何应对巡游带来的消费热潮。
客从何来?贵州以创新破题——
当跟着赛事来旅行方阵登场,榕江绿茵场上的欢呼声、台江“村BA”场馆的呐喊声,都化作巡游中的动感节拍。如今,“赛事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榕江的牛瘪美食、台江的姊妹节盛装与运动激情共振,正书写“体育为墨,山水为卷”的贵州文旅新范式。
行走的非遗方阵率领“村T”、非遗传承人、苗侗舞者以芦笙为引,花车化作流动的民族服饰博物馆走上贵阳街头。田间地头的刺绣纹样织就星辰大海,阿哥阿妹的银饰叮当敲响时代节拍。当盛装巡游的队伍掠过,每一缕绣线都在诉说“传统不褪色”的密码,每一片银鳞都在折射“乡村即舞台”的自信。这场从村寨走向城市的文化秀,正以“最炫民族风”激活非遗新势能。
作为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举办地,面对巡游带来的“泼天流量”,贵阳市正优化升级新玩法,在2025年避暑季推出爱乐之城、寻味黔城、城市漫游等十大新体验场景,同时,推出十大新体验场景优惠券包,为游客提供更多元、更有趣、更潮流的夏日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