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政府网站消息,产业转移,是贵州提升地区发展能级、带动区域整体经济跃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
近年来,贵州把握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大势,瞄准粤港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精准布局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制造业、纺织服装产业稳固的产业基础、鲜明的产业特色、丰富的要素资源、显著的通道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产业集聚发展,为打造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新高地储备动能。
毕节明月:立足优势 扩大产能
“抛光、打磨、喷漆,每个细节都马虎不得,生产高端动漫手办必须严把质量关。”8月初,在毕节高新区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随着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一批批精美的动漫手办打包后将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毕节明月总经理王冬阳说,作为粤黔协作企业代表之一,2021年1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商务局、七星关区投促局的助推下,东莞明月集团旗下广州市如月实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毕节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高端动漫手办模型生产项目投资协议》,拟投资3.5亿元,毕节明月得以落地毕节、扎根毕节。
作为一家致力于动漫洐生品开发和生产的民营企业,毕节明月专注为著名品牌“ALTER”“GSC”“Maxfactory”“MegaHouse”等高端动漫衍生品手办模型产品进行开发和制造,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管理和销售队伍,填补了贵州工艺美术品高端动漫手办产业的空白。
经过3年多的发展,明月工艺从最初只有7名员工,成长为如今1400余人的团队;企业年产值从750万元增长到9200余万元,出口额从2000万元增长到6000余万元,税收从100万元增长到35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36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和108条先进的动漫手办生产线。
王冬阳说,当地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由于三年来毕节明月良好业绩,今年年初,东莞明月作出了产能持续向毕节大转移的决定,“这次转移要新增1200人的产能,产能转移成功之后,毕节明月的规模要占总集团的55%左右”。
按照行业标准,每4.5名员工需配备1名技术管理人员,提高产能的关键在人才。面对毕节明月即将迎来的人才缺口,毕节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协调,深化政校企合作,为毕节明月谋划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
“我们有信心在2026年顺利完成本次产能转移,继续扎根毕节不断发展壮大。”王冬阳说。
富发服饰:顺应大势 扎根贵州
“我们不缺订单,订单根本做不完。”8月中旬,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经济开发区,贵州省富发服饰有限公司厂长贺爱科告诉记者,依靠与跨境电商希音(SHEIN)合作,今年来公司订单始终保持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在富发服饰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电子显示屏上,“目标任务”“完成工序”“成品数量”等生产指标快速刷新……一台台缝纫设备分流程、按工种一字排开,工人们飞针走线,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贵州结合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和发展短板,打好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要素保障、服务强化“组合拳”,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
《贵州省轻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贵州省轻纺服装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等一系列举措,成为推动产业转移发展的“规划图”和“路线图”,指导全省纺织服装产业优势突出的市(州)、县(市、区)编制完善“一图三清单”,建立重点招引企业名录库,构建了有总体布局、有操作路径的完整政策支撑体系。
服装纺织业是三穗传统的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三穗顺理成章,成为贵州承接东部地区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聚集地。
2023年8月,受更低的用工成本和优良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富发服饰从广东成功落户三穗。在贺爱科看来,东部沿海轻纺产业向西转移大势所趋,贵州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重在布局和生产要素的不断充实。
与传统的代加工不同,富发服饰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生产的运动休闲服饰远销欧美、南亚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落户三穗一年来,富发服饰稳步增长,依托总部接单、派单的形式,公司最高日产量可达3万件,月均产值约180万元。
“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产能,才能快速融入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贺爱科说,提高产能的关键在人才,如何吸引到更多员工到企业,不仅要靠当地政府,更要靠企业内生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接下来,富发服饰将转变原料供应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原材料自采自加工,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开发更多适合当地的生产订单,促进产能持续提升。
“市场波动不大的话,预计明年将实现年产值2000至2500万元。”贺爱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