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政府网站消息,为更好保障零工群体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零工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毕节市于2022年11月启动零工市场建设工作。各县(市、区)按照“一县一市场”标准,以“县级零工市场为中心,建设乡、村级零工驿站”的“1+N”模式,为零工群体灵活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目前,全市共建成并投用9家零工市场,实现县(市、区)级全覆盖。
促进就业供需匹配
“我之前一直从事装修行业,请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5月18日上午,51岁的龙兴华来到黔西市零工市场服务大厅咨询工作、登记信息,想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我帮您查了一下,下周二有家公司要装修,需要进行水电施工,确定后我把具体信息发到您的手机上。”工作人员李怡峰热情接待了他。
黔西市零工市场投入使用前,龙兴华和工友大都在路边“等活”,夏天热冬天冷,风吹日晒不说,每天能不能接到活全靠运气。如今,在零工市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招聘信息比对,再结合龙兴华的经验和特长,很快就帮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为解决零工群体就业难题,黔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扎实推进零工市场建设。自今年5月初,零工市场对外开放以来,该局通过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推动“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有效缓解“活找不到人,人找不到活”的现象。目前,黔西市零工市场已与40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收集并录入灵活就业人员信息600余条。
“零工市场不仅为群众提供择业服务,还免费提供线上线下应聘洽谈、技能培训、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让零工市场真正成为群众就业的‘蓄水池’。”黔西市零工市场站长史开予说。
“一站式”服务更贴心
“蔡大姐,今天天气有点凉,先喝杯热水!”5月22日,蔡永梅刚走进威宁自治县零工市场候工大厅,工作人员就为她递来一杯热水。
威宁自治县零工市场投入使用后,蔡永梅在今年3月份进行信息登记,经过免费培训,正式成为零工工作人员,主要做家政、保洁工作。“平时要接送孩子读书,没时间做全职工作,现在打零工每个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渴了,来候工大厅喝一杯热水;饿了,这里有平价工作餐,很方便。”蔡永梅说着说着就笑了。
如今,蔡永梅的丈夫也加入零工市场,夫妻俩的收入加起来近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
“每一位登记信息的零工,上岗前我们都会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合格后经系统派活。”威宁自治县就业局公共就业服务股股长刘莉介绍,为进一步实现服务全面升级,零工市场除了为零工群体免费提供应急药箱、法律援助等服务外,还为登记的务工人员提供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险,保障大家的人身财产安全,解除雇佣双方的后顾之忧。
据统计,威宁自治县零工市场自2022年11月25日投入运营以来,登记在册零工3200余人,日均求职人数120人次。“我们将继续以零工的幸福、用户的满意为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零工服务,打造好新型创业就业平台,建设好新型威宁生活服务,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刘莉说。
探索就业新路径
在毕节,像龙兴华、蔡永梅一样的零工人员,各县(市、区)零工市场登记了8000余人,发布用工信息2万余条,实现灵活就业4000余人次。工种包括水电工、维修工、家政、钟点工、电焊工、月嫂、搬运工等,覆盖多个服务领域。
自零工市场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公共资源,合力推进线下零工市场建设,指导各县(市、区)合理利用现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场地资源,在零工市场内设置综合服务区、零工待工区等服务场所,为务工人员做好后勤服务。
为节约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毕节市统一全市零工市场运营和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并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零工人员参加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
各县(市、区)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招募志愿者及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落实管理责任人,加大劳动法律政策宣传力度,维护零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人口密集的乡(镇、街道)设置零工驿站,扩大零工市场覆盖面,让群众就业更便捷。”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局将继续引导全市各地通过零工市场发挥服务大民生作用,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助力零工群体好就业、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