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携手“鸿合三点伴”落实信息化升级延时课堂绽放新颜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致力于多方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其中课后服务的开展作为素质教育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一环,成为县内各校探索的重点。尤以“双减”推行至今,全县学校在课后服务中依托本地民族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精彩的延时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秋季学期,贵定县课后服务响应信息化管理“校校全覆盖”的政策要求,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与监督下,全县42所学校通过“鸿合三点伴”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教育局、学校、教师全方位一体化监管,并引入平台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优质素质课程资源。

为保证授课教师高效熟悉平台操作、提升教学效果,贵定县联合“鸿合三点伴”团队在10月为全县课后服务教师开设8场线下培训。11月3-30日,通过鸿合推出的国内首个针对课后服务的师训平台“小乐伴教“持续进行线上教师素养提升培训”,线下加线上,全面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为课程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学期,贵定县第二小学、沿山小学、昌明实验小学、第五中学、第一小学、四寨小学和光明小学等40余所学校百花齐放,在融合“鸿合三点伴”信息化平台和课程之后,课后服务展现出了更加亮眼的新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部分学校的延时课堂,感受精彩——

贵定县第二小学

贵定县二小课后服务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开展方面成果突出,近20门校本课程涵盖球类运动、国标、街舞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体育活动,古筝、长笛、鼓号等器乐学习,还有无人机、编程等科技课程,极大开阔了学生眼界、培养了综合素质。此外,通过“鸿合三点伴”信息化平台选课,二小还引入开设了《纸飞机里的科学课》《互动绘本》《小小非遗传承人》等9门双师课程,校园课后服务内容又上新台阶。

沿山小学

沿山小学将黔南州当地民族特色创新融入课后服务,在十余门校本课程中,腰鼓、竹竿舞、布依族山歌等凝聚民族智慧的内容让学生饮水思源、铭记文化传承。本学期,学校选择了多门“鸿合三点伴”科学类课程,进一步提升了校内课后服务的“科技含量“。

贵定县第五中学

贵定县五中作为一所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中学,在课后服务的校本课程中除开设竹竿舞、布依族山歌这类民族活动,还增加对学生书法、象棋、绘画、传统球类运动等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思维启发、体魄锻炼的内容。在“鸿合三点伴”平台课程的选择上,更加倾向科学实践类、非遗文化类等课程的开展。

————

除了以上学校,贵定县的多所中小学在2022秋季学期也与“鸿合三点伴”携手,在课后服务工作质效提升方面也下足功夫、营造出精彩纷呈的“三点半“校园盛景。一起走进他们的延时课堂——

昌明实验小学

贵定县第一小学

四寨小学

光明小学

贵定县地处黔南州高原,拥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课后服务的推进力度成效显著,不仅有效结合民族文化开设延时课程,更积极探索信息化升级,借助“鸿合三点伴”的平台赋能、课程资源和运营服务,为全县中小学生带来了更全面新颖的课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