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文化激扬磅礴精神力量 —贵州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在贵州大地上,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千百年来,各民族同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传承延续各自的特色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合衍生出独特的文化气质。

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贵州的文艺创作、文化服务等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和素材,贵州的文化“宝库”在深挖、保护、有效利用的实践中,绽放出愈加独特的魅力。

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蹄疾步稳。近年来,一部部“贵州制造”佳作登陆小荧屏、大银幕,一个个贵州故事登上更多高端平台,一张张笑脸因民族文化而洋溢自信……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渲染出贵州底色,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山地文化、三线文化相互交织,贵州人在这片文化沃土上书写出精彩的篇章。

双管齐下振兴乡村文化

黔西市大水乡后坝村的山脚下,茂盛的草地化身为天然“舞台”,迎来了一群“文艺轻骑兵”。这是一场别致且“接地气”的表演,群口快板、方言诗、脱口秀、花灯表演唱、彝族演唱……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看到精彩的演出!”一位陈姓村民说。

这些由省文联、省曲协共同主办的送文化下基层演出,遍布全省各地,演了数百场,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生活、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提振了乡村文化自信。

惠及民生的文化服务还有另一种“硬核”的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遵义市娄山关的农家书屋是一个“智慧农家书屋”,读者只需扫描门口的二维码进入书屋,再扫码就可以自助阅读电子书。还有远程“面对面”阅读活动组织系统,可供当地读者与城市优质阅读资源进行交流。

贵州在整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上好戏连台。今年年初,贵州省图书馆新馆建成并试运行,毕节市七星关区图书馆等5个单位已获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此外,在过去一年中,还有三个民族自治州1909个村完成文化设备配置,50个贫困乡镇、100个贫困村、100个安置点提档升级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贵州相继出台了《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贵州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完善,为贵州城市和乡村的人们带来全方位福利。

百鸟争鸣向高峰迈进

今年5月,北京市西罗园路的北京全国地方戏中心(原中国评剧大剧院)内,掌声雷动。让现场观众情绪高涨的这出剧是贵州省花灯剧院根据著名艺术家阎肃的经典歌剧《江姐》改编的花灯戏《红梅赞》。

用贵州地方戏的艺术形式改编歌剧可谓创意十足。民间艺术唤起地方观众的家乡记忆,而《江姐》的故事又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经典之作,二者碰撞出的奇妙火花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也正因这意想不到的结合,《红梅赞》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成功登上全国舞台。

《红梅赞》只是贵州近年来文艺创作盛景的一个缩影。在2020年,《腊梅迎香》《村里那些事》《锦绣女儿》《出山!》等作品入选中宣部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雄关漫道》等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天渠》入选2020年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夫妻观灯》在2020年国家新年戏曲晚会演出。此外,还有《侗寨琴声》《云上梯田》顺利入选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蹈《蝴蝶妈妈》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

舞台精彩纷呈,小荧屏、大银幕上也有不少佳作呈现。近年来,不少人欣喜感受到“贵州制造”影视剧的“魅力”。2018年,以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拍摄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天渠》,入选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影片展映展播活动;2020年,红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脱贫攻坚重点剧目《花繁叶茂》,先后在央视1套黄金时段推出;电视剧《吉他兄弟》《正是青春璀璨时》在央视8套黄金时间斩获不错的收视率。此外,《伟大的转折》还荣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电视剧作品奖荣誉提名奖,《花繁叶茂》则荣获第16届中美电视节“中华文化传播力奖”。

文学创作同样硕果累累。2020年,脱贫攻坚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车行山水间》相继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发表,脱贫攻坚剧本《看万山红遍》、报告文学《悠然见南山》相继在《中国作家》发表,报告文学集《江山如此多娇》被列为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今年,省文联副主席、贵阳市作协主席肖江虹获“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贵州仡佬族女作家肖勤、贵州籍“80后”女作家郭爽分获《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在2020年8月揭晓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名单中,贵州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王华创作的《海雀,海雀》获报告文学奖。

保护传承让历史说话

4月13日,贵州贵安招果洞遗址成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贵州丰富的遗产、文物队列再添精彩一笔。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宝地”,其中,世界自然遗产有4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文化遗产一处。贵安招果洞遗址的发掘,再一次将贵州推到考古舞台的聚光灯下。

贵州对于文物的保护可以说是下了狠功夫。早在2005年,《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出台。2017年10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2018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了“积极参与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完善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体系”等16项重点工作任务。

在法规和政策上做足保障,还需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文物的发掘、保护和合理利用。而贵州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长征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更是重中之重。为此,省文旅厅已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保护规划》,推动起草《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草案)》,有序推进长征文物保护传承项目实施。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文物在精心保护之下向人们述说隽永的贵州历史,那些“看不见”的遗产也是贵州不可忽视的一笔财富。今年6月初,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名录,贵州有19个项目上榜。

镇宁自治县高荡村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妇女伍文芬小店里的蜡染、刺绣产品均出自她手,深受游客青睐。“能在老家靠手艺挣钱,日子当然开心!”伍文芬通过这门从小就会的手艺吃上了“旅游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彻底撕掉千百年来贫困标签的贵州人,如今已全力投入到新的征程之中,当外界再提及织金苗绣、安顺蜡染、地坪风雨桥……贵州人总会自豪地说一句:“这是我们贵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