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上半年,莆田口岸原木进口突破60万根。
7月20日,卸载2.1万根加拿大原木的巴拿马籍“友谊湾”轮,顺利驶离秀屿港区。当天,在秀屿港区6号泊位,数十米高的蓝色门机挥动抓斗,将原木从船舶上抓起,叠放至岸上。随后,夹木机将原木装载至转运车,直送后方监管堆场。目前,秀屿港区莆头港口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一次性可存放原木10万立方米,年可新增木材进口能力30万立方米以上,可接卸在境外已实施去皮或除害处理的原木。
正在现场监护的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黄咸乐介绍,“船期紧、作业久、堆放难”是制约原木快速入境的三大难题。为使原木巨轮能够快速进港卸载,边检部门提供船舶查验“一船一策”精细化保障服务,落实口岸监管一体化、诚信管理积分制举措,推行国内移泊“免手续”、短时靠泊“一次办”等惠民措施,实现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
港口后方的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木材加工贸易基地,作为港口“木材超市”,实现企业“随需提货”,缩短供应链半径。目前已入驻木材加工企业180多家,去年利用进口木材140万立方米,完成工业产值80亿元。
莆头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市场经营部副经理陈裕过表示,进境原木为已去皮且除害处理过的,经海关通关后可以直接卸货在堆场内,无需再熏蒸除害这一步骤,在时间、效率、费用方面节省企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