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守护文化遗产 赓续历史文脉

福建省政府网站消息,“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物的活力在于回归社会,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我国古代历史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亟待考古学人进一步探究,考古学发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7月24日,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在福州举办福建省领导干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旨在学习领会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深学细悟文化思想,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现场,国内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案例教学等,为省直有关单位,九市一区党委、政府以及宣传、住建、文物等市直部门负责同志带来了一堂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辅导讲座。

千年文脉延绵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最有力的见证。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始终念兹在兹,深刻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是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既有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南京大学国家文化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姚远从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理论体系、实践路径等3个方面,深入讲解了其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并对福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福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在福建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炸药包下抢救三明万寿岩遗址,积极协调推动武夷山、福建土楼、鼓浪屿、泉州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等,倾心推动八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

文物和文化遗产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守护文化遗产,让它们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怎样充分发挥福建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优势,做好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在充实紧凑的课程中,学员们跟随专家一路探寻答案。

“尽可能少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重视日常养护和预防性保护、已经损毁的建筑不应重建,这些是文物保护的正确理念。”从文物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到文物保护的重要理念和原则,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顾玉才以《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为题,用生动案例普及了文物工作的相关知识,帮助学员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怀。如何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考古学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的发掘和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考古学的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各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运用多学科手段,尽可能提取其中的信息,以综合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沈睿文以《什么是考古学?》为题展开授课。课上,他从考古学中“学科交叉”的内涵引入,介绍了“考古学”这一名词在历史中的流变,以及中西考古研究的不同学科传统,并结合案例普及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考古工作方法。

现场,学员们时而静心聆听,时而提笔疾书。富有特色的授课内容、生动鲜活的教学形式令不少干部意犹未尽,会后还主动同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探讨。

培训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既讲授思想理论、行动指向,又提供实践范例、工作指南,引导大家在难点上思考、从困惑中突围,深刻认识文化遗产对连接过去与未来、更好坚定文化自信的深远意义,进一步增强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把学习到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好地应用到工作中,奋力推动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注入强大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