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政府网站消息,上月,在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以下简称“福州自贸片区”)的江阴港码头,2011辆崭新的汽车启程运往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其中新能源车达1602辆。这是福州自贸片区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外贸汽车滚装出口业务的新突破,彰显福州自贸片区全面实施提升行动取得又一项丰硕成果。
放眼世界市场,对标国际一流,打通内外循环,乘风破浪远航——2015年4月21日挂牌成立的福州自贸片区,始终奔跑在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八年来,福州自贸片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为国家开放试制度、为政府治理立标杆、为区域发展筑高地”的战略使命,将改革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累计新增企业4.71万家,是挂牌前的7倍。
新征程上再出发,福州自贸片区汇聚更强发展动力。“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的‘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服务推进强省会战略实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深化改革创新 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近日,伴随汽笛长鸣,搭载婴幼儿用品、家电、电机等500多吨货物的“闽都号”中欧班列,从福州自贸片区内的江阴港缓缓驶出,在一路翻山越岭后,抵达莫斯科电煤站。这是福州开通中欧班列以来,开往俄罗斯的第10趟班列。
据介绍,为保障“闽都号”中欧班列顺利开行,福州市相关单位与福州海关等部门群策群力,组建业务专班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通关监管服务,快速解决企业的困难。同时,采取专项保障和预约加班等措施,为“闽都号”的运营保驾护航。
“今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已开行5列,累计发运货物3330吨。”福州国际班列公司总经理黄长刚介绍,下一步,将根据企业运输需求增加“闽都号”班列的班次,为企业打通直达欧洲、南亚的陆路快捷通道,充分助力贸易便利化。
“闽都号”中欧班列的顺利开通和常态化运营,是福州自贸片区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缩影。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成立以来,福州自贸片区紧紧扭住改革创新“牛鼻子”,对标国际规则大胆试,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八年来,福州自贸片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累计推出19批267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02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10项,4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在中山大学发布的全国54个自贸片区“年度制度创新指数”中,福州片区近四年均排名前13位。
改革创新跑出“加速度”,营商环境大步迈上新台阶。2022年12月,福州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7.98小时、0.62小时,较2017年当月分别压缩83.91%和94.64%,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实现“五连降”。率先推出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全国“多证合一”的改革提供了自贸经验。企业开办时间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材料齐全最快可半小时办结。
怎样让“自贸经验”辐射更广、带动更强?去年11月,福州自贸片区选取福州国际航空城、福州新区元洪投资区、福建将乐经济开发区、福州软件园以及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等八大区块,创建自贸联动创新发展区,以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改革创新的“自贸动能”更加强劲。“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福州自贸片区扩区提质增效,提升引领示范带动效应,让更多企业享受自贸试验区红利。”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新兴业态 培育“高精尖”产业平台
3月18日至20日,2023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在海峡会展中心举行,全国各地60多个特色产业带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据统计,三天展会期间,到会采购商约8.3万人,共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40亿美元,现场95%以上企业收到意向订单或明确询盘,展现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蓬勃势头。
作为中国跨交会的东道主,福州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去年,福州跨境电商成交规模超800亿元,同比增长60%,稳居全省前列。其中,本地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销售总额达95.73亿元,比增63.93%,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良好势头。
福州自贸片区是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为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加快发展,福州自贸片区协同福州市商务局,研究制定跨境电商扶持政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同业联合担保制度等创新举措,实现跨境直邮、海运快件等多元业务常态化运营;设立福州市跨境贸易专项补偿资金池,为企业提供8亿元以上的“跨境贷”额度;连续三年支持举办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会,进一步打响福州跨境电商品牌……目前,福州自贸片区已实现9610、1210、9810等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全覆盖。
以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兴起为代表,福州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坚持制度创新与功能培育相结合,大力推进先进制造、物联网、跨境电商等12个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推动构建自贸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链竞争力和集群化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福州自贸片区内拥有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集聚228家物联网企业,成为全省物联网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2022年物联网产业链产值达400亿元。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与华为联合构建并上线全国首个5G产业服务平台,新大陆、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成功入选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名单。
去年以来,福州自贸片区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平台优势,大力建设全国第三个、全省唯一的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眼下,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内的金山医药产业园正快速发展,引来福建大道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入驻。接下来,福州自贸片区将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推动海西新药、中科生创等项目落地建设,形成以高品质药品研发创新为基础,医疗器械和“互联网+医疗”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大格局。
融入“一带一路”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走进位于福州新区的中印尼“两国双园”中方园区,福清市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一只只从印尼“远道而来”的速冻南美白对虾,加工成虾仁、虾滑等预制菜产品后,变成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据介绍,兆华水产在印尼投资建设6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捕捞后运回中国加工,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这种生产模式助力企业抢占预制菜产业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兆华水产总经理何浩亮说。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一带一路”的新旗舰项目,为福州自贸片区与东南亚经贸合作构建了新平台——目前,福州新区、福州自贸片区已实现“两区”融合发展,联动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等重大项目,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承担起更大的使命。
面朝大海,拥抱世界。挂牌成立八年来,福州自贸片区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138家,实际利用外资约12.87亿美元。累计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8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约19.3亿美元,在海外建成宏龙远洋渔业和养殖加工基地、佳和印尼水电站、吉尔吉斯斯坦财富钢铁厂等多个“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
如今,福州自贸片区搭建起与全球各地贸易往来的畅通网络。片区内江阴港获批为国际船舶登记船籍港和全省唯一的中资“方便旗”船回国登记船籍港,开通29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13条。引进德国爱马仕物流,开通榕欧直飞航线,通过汉堡、莫斯科、巴黎等欧洲枢纽城市,形成榕欧空中物流通道。2022年,福州自贸片区内港口货物吞吐量6947万吨,同比增长81.9%,打造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立足于对台特色,福州自贸片区深化榕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挂牌以来,片区内对台经贸交流稳步发展,2022年全市对台跨境电商出口交易额达57亿元,同比增长90%。同时,两岸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跨境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等9项业务填补两岸合作空白。两岸交流及青年创业如火如荼,十大台湾青创基地累计入驻台企198家,成为台青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迈步新时代,福州自贸片区将深化落实《福建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方案》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平台提升行动方案》,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先行区、高质量产业发展集聚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引领区,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卞军凯)
数说8周年成绩单
1.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累计推出19批267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02项,复制推广到全国25项、全省110项,4项试点经验列入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福州综合保税区、江阴港综合保税区、原油非国营进口资质、江阴港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及外资企业经营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等重大政策落地。
2.营商环境迈向国际化
率先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为全国“多证合一”的改革提供自贸经验。建立“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企业登记多部门并联办理等集成创新,企业开办时间由挂牌前的15个工作日压缩至3小时,材料齐全最快可半小时办结。
全国首创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海关业务预约模式,为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和无纸化作业试点贡献“福州经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4.0版,口岸通关无纸化达99%以上。2022年12月,福州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7.98小时、0.62小时,较2017年当月分别压缩83.91%和94.64%,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实现“五连降”。
全国首创行政审批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政务服务事项99%“一趟不用跑”。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7+1”服务机制,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小型项目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发布6批92项金融创新案例,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布的57项金融创新举措中,福州片区占36项。率先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试点,开设2万个本外币合一账户。
全国首创“反向风险参贷”业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低利率跨境人民币贷款350亿元,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区内银行机构完成5项跨境融资业务突破,建立本外币资金池20多个,累计结算额约65亿元,挂牌以来年增长率约为50%。
4.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度
拥有全省唯一、全国第四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区内已集聚228家物联网企业,成为全省物联网企业最为密集的区域,2022年物联网产业链产值达400亿元。
拥有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全国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区内集聚3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区内实现保税备货、跨境直邮、海运快件等多元业务常态化运营。2022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807亿元,同比增长56%。
整车进口口岸集聚172家汽车进口及零配件经销企业,其中16家平行进口试点企业,搭建了4家整车进口供应链平台和1家3C认证服务中心。累计进口整车约3.3万台,2022年进口汽车数量位居全国整车进口口岸第4位。
海峡基金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8700家企业资源库,推动产融合作投资近35亿元。基金小镇集聚448家私募投资机构,基金规模达1818.6亿元,占全省六成以上;投向福建省实体项目275亿元,累计纳税12.18亿元。
5.两岸融合探索新路径
全国率先开展海峡两岸AEO互认,支持对台专业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累计办理对台跨境收支超600亿元、对台融资约380亿元,全国率先启用电子台胞证,成立大陆首个台湾社工服务中心。开辟台湾地区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对区内就业台胞给予20%的个人所得税补助,6大台湾青创基地累计入驻台企190家。
6.“一带一路”拓展新空间
挂牌以来,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138家,实际利用外资约12.87亿美元。累计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8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约19.3亿美元。
区内企业与4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AEO互认;设立海外仓超110个,面积超132万平方米。江阴港开通29条外贸航线,其中“海丝”航线13条,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211万标箱,是挂牌前的2倍。
为区内企业和外籍人才提供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完善国际化引才机制。建立福州片区移民(华人华侨)事务服务中心,“就业居留一窗”模式做法被省公安厅复制推广至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