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父亲珍藏的“家传宝物”中,有一本蓝布封面的《南渡第一阡前赵氏族谱》和一张泛黄的《家训》。《家训》只存有一张纸,且已蠹蚀斑斑,但它却像圆规方尺一样,规范着凤岗里阡前村(又叫天前村)赵氏家族子孙的行为举止。
阡前村是凤岗里三十六宅之一,地处乌龙江边,飞凤山脚。据清郑祖庚《侯官县乡土记》记载:“赵氏,宋代宗胄侨闽者多,有艺祖后,有太宗后,又有秦王后者。艺祖一支,明时多聚居凤岗之天前墩,最为繁盛,今则凌夷衰微矣。”宋朝人称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艺祖”。按《侯官县乡土记》记载,阡前赵氏乃赵匡胤后代,明时聚居繁盛,到清时已衰微,但我家祖传的赵氏族谱却明记,阡前赵氏乃宋太宗后裔。或许,早先居住在阡前村的,既有艺祖一支,也有太宗一支吧。
阡前村赵氏古时聚居繁盛是史载的事实。相传村里有三条龙舟,因人丁众多,端午节划龙舟要进行举重比赛,能举得起青石香炉的,才有资格下船划龙舟。我小时候还见过村口大榕树下这个破损的石香炉,有百十来斤重。村里的泰山庙,高大轩敞,精致考究,庙里有神塑七八十尊,大型的有成人高,小型的有孩童高。从泰山庙的建筑格局、造工和泥塑的数量上,也反映出阡前村古时具有相当规模,有一定村财实力。泰山庙由于年久失修,毁于1953年。
据阡前村赵氏世代口口相传,因屡遭兵灾苛政,村庄逐渐衰落,尤其是一次遭“倭煞”(或是福州话谐音“窝杀”“误杀”),村人几乎被杀绝。相传古时“倭煞”兵从闽江口进来,军中传令,到凤岗里第一座山上岸,见人杀绝。这第一座山原指湾边山,但军士从飞凤山脚上岸,将飞凤山当作第一座山,于是位于飞凤山脚的阡前村赵氏人家惨遭杀戮。当时有一孕妇想吃酸梅在山上采摘青梅,听到村里哭声震天,躲进草丛保住性命,后来她生下一男婴,传继了赵家香火。很有可能艺祖一支被"倭煞"杀绝,幸存的是太宗一支,所以阡前村后来居住的都是太宗后裔。
封建社会民不聊生,清末及民国年间,因天灾人祸,阡前村赵氏人家外迁很多。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阡前村的赵氏仅剩四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村民不堪洪患,陆续搬迁堤内西浦头村,阡前村从此消失。
阡前村从聚居繁盛到渐转式微,再到村庄消亡,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与变故,但始终不变的是赵氏家训家风。
赵家保存的家训,虽然只有一张纸,内容并不完整,但从早起、整理被服、洗、刷牙漱口、穿衣、敬礼、相见礼、座位次序、并座、共食等十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出,赵氏家族对子孙管教严格,礼数讲究。
今天的赵氏后人,虽然没有见过家训完整文本,但家家都靠长辈一言一行,进行传承管教。诸如每天早起,家居整洁;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敬老尊长,忠诚老实;轻声细语,轻脚轻手;互助友爱,忍耐克制;勤勉进取,俭朴务实;做人仁爱,做事站里(谦虚);投桃报李,感恩回报;学文识字,知书达理;三思而行,认真谨慎;不让人为难,不给人添麻烦,等等。这些家训家风,渗透到赵氏族人的血液之中,赵家每一个长辈,都恪守家训,让“为人根本”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而这“为人根本”,都可以从古老的《礼记》中找到根源。
“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平凡的赵氏家人,因近礼、近仁、近情,虽是平民百姓,却有着精神上的高贵。
作者:赵素文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