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的万里征途,起于日喀则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而珠穆朗玛峰,屹立在日喀则定日县正南方,遥望着仰望她的万千目光。如果你因日喀则的山水之极来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将目光投向极峰和大河之间的河谷地带,在那广袤的土地上,生长着西藏高原的另一个神奇造化:青稞。
青稞是高原文明最无可争议的主角,从神秘的传说,到现代科学考古发现,都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高原文明的诞生,离不开青稞。时至今日,青稞已经不再是藏族人民的专享主食。德琴阳光庄园与西藏其他青稞企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早已让青稞走出高原,在内地和沿海的城市商超中,我们也能见到各式各样添加青稞的食品。青稞何时在高原粉墨登场?它又是什么时候走下高原,成为大众眼里的健康食品?
一切,需要从青稞的历史说起……
山南贡嘎昌果遗址里出土的碳化青稞粒,透过时光的回响,向人们叙述着3500年前为藏族先民提供宝贵能量的故事。藏族先民们从贫瘠苦寒之地,发现这株沉甸甸的麦穗,并创造性地制成青稞炒面,便于携带、营养丰富、饱腹充饥的糌粑,就这样在高原上流传开来。3500年来,青稞养育出勤劳坚韧的藏族人民,也孕育出强大的藏族文明。藏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吐蕃王朝就兴起于盛产青稞的雅砻河谷地带。
时至今日,青稞仍然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作物,青稞种植面积占全西藏农作物播种面积53%,产量占比更是达到惊人77%。正因为青稞对生活、生产的不可或缺,藏族人民会在春耕和收获季节,举办隆重祈福仪式,以祈求青稞丰产。
数据来源:2022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500年来,青稞凭借着顽强、坚韧的属性,成为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赖以生存的依靠。经历一代又一代高原人民的选种、培育,青稞也从高原人民的糊口粮,演变成西藏经济的致富粮。从90年代末开始,西藏青稞产量已全面实现自给自足,并出现结构性过剩,自治区各级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重点扶持青稞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经过十余年发展,青稞产业遭遇产品形态固化、市场趋近饱和的发展瓶颈,出藏,成为产业发展的唯一选择。
西藏地处偏远,产业基础薄弱,交通运输成本高,出藏之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时代的任务,落在了西藏德琴阳光庄园的身上。
西藏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其开发建设的“青稞精深加工扶贫产业园区”项目,坐落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当乡光伏小镇内,总占地面积146亩,目前拥有青稞米、青稞面、青稞超微粉、青稞精酿啤酒四大生产线,拥有5000级卫生标准车间及现代化生产标准流水线,是国内目前“青稞全产业链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贫机制全,品牌影响力强”的行业佼佼者。
在德琴阳光的有力推动下,青稞迈出了出藏的关键一步,成为西藏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一个新方向。
出藏之路,调研先行。我国经过了20年的高速高质量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三高人群的成倍增长。在“低糖、低脂、低精致碳水”饮食理念日渐盛行的现代社会,西藏青稞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三高两低”的营养属性,显然更符合追求健康饮食人群的需求。
在五谷杂粮界,荞麦、藜麦、黑米、紫米等占据地域和先入为主的优势,已然成为各路健康食谱中的主角。来自西藏的青稞,何以能在众多明星粗粮突破重围,C位出道?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平均海拔3600米,全年3000小时日照,昼夜温差巨大,非常适合青稞生长。西藏两大粮仓之一的年楚河谷就位于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西藏青稞黄金产地,被誉为世界青稞之乡。
也正是因为日喀则缺氧、紫外线强、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等原因,没有现代工业在日喀则扎根,工业污染几乎为零。生长在日喀则的青稞,从耕地、播种、施肥、收获,都保留了最原始的方式。牦牛耕地、人工播种、施牛羊粪、手工收割,自然天成。而高海拔平均气温的客观限制,让这里的青稞只能实现一年一熟,超长的生长周期,给了青稞谷粒充足的时间累积有机物,营养价值更加丰富。
其中,西藏青稞的GI指数(升糖指数)仅25,不到大米、小麦面粉的1/3,是谷物粗粮中的控糖高手。另外,《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指出:产地海拔越高的青稞,其花青素和β-葡聚糖含量越高。而花青素是目前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也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VE高50倍,比VC高20倍。
而根据《中国食品学报》的研究数据表明,作物中具有独特降胆固醇和抗糖作用的β-葡聚糖,在75个西藏青稞品种、132个国内其他地区大麦品种、471个国外大麦品种,属西藏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高达6.57%,优良品种甚至可达8.6%,是小麦的50倍。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学报》ISSN1009-7848,CN11-4528/TS期
德琴阳光庄园所有青稞,均产自海拔高度3900米之上,丰富的膳食纤维、花青素、β-葡聚糖,以及极低的GI指数,是现代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控糖轻食的友好食品,是西藏青稞中“珠穆朗玛”。
自2016年成立以来,德琴阳光一直坚持“强科技、扩产能、深加工、走市场、惠民生”五步走的发展战略,并将科技、产能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二位置。因为西藏的产品要走出高原,就必须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充足的产能储备。
成立近7年,德琴阳光通过与北大荒农垦集团合作,建设高标准青稞种植及种子繁育示范园区,在前任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之上,持续对当下青稞进行选种、育种,进一步提升青稞产量。
在产品多元化与精深化加工方面,携手光明集团、北京首农集团、中粮集团、西藏农科院等国内一流企业和资深院所机构,攻克高原生产线的技术难题,不断延伸青稞产业链条。以科技突破产能、以科技赋能产业,结合区外消费者对青稞产品需求的差异化,德琴阳光已经开发出“青稞主食、青稞零食、青稞速食、青稞饮品、青稞精酿啤酒”五大品类约30种产品,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青稞产品附加值跨世纪的提升。
曾经只存在藏族人家的糌粑和青稞酒,如今化作丰富多样的青稞产品,走出高原,走进国内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代言日喀则乃至西藏的一张产业名片。
青稞不仅是西藏人民的不可或缺的主食,更是西藏自治区实现全区脱贫致富,带动农牧民增收的金种子。科技带来的力量,不只是提升产能,更是深化产业链,实现生产现代化。而现代化的青稞产业,助益的不仅是企业,更帮助了种植青稞的农民。过去,农民一家5口在田里忙活一年,收获的粮食也只能自给自足,谈不上盈余。现在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扶持和国务院扶贫办、西藏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德琴阳光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一方面,以新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除了自用部分,农民仍有盈余卖给合作社;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农业的介入,以机械化设备解放人力,实现耕、种、收一条龙服务,几十亩青稞田,仅需要两个人便能应付田间生产,其他成员可进行其他工作,实打实增加家庭收入。与此同时,德琴阳光在全国60多家央企国企平台及全国供销社、团餐协会,B2B、B2C以及新零售大平台全面铺设市场通路,对内与日喀则周边粮食主产县(区)签订了粮食供销协议,有效促进了种植群众增收和青稞产业发展,实现种、产、销的完美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德琴阳光作为「社区的力量–藏区青苗牵手计划」专项扶贫行动受托单位,开展“认购一亩青稞,牵手一名儿童”的消费扶贫公益行动。行动赢得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以亩为单位,认购青稞地,加工成青稞产品,直供社区餐桌,通过社区对接,丰富了青稞出藏的渠道,提高西藏特产在自治区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实现了日喀则贫困家庭儿童的精准帮扶,用青稞嫁接起内地与西藏的桥梁,以终为始守护日喀则的未来。
正如张学斌先生创立德琴阳光的初衷一样,地球第三极品牌行业协会,正秉持着把西藏特产带出高原,带向世界的愿景,构建“宣传、授权、培育、销售”四位一体的模式,助力西藏特产企业打通“出藏天路”,早日实现“品牌兴藏”的远景目标。
未来,生于高原长于西藏的德琴阳光庄园的青稞,必将与珠峰与雅鲁藏布齐名,香飘高原,香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