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海拔4500米之上鲜奶产业链铺就村民致富路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一大早,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村民克珠已将刚挤的鲜奶分装妥当,他开着小汽车挨家挨户收乡亲们的奶桶,不一会儿车厢就堆得满满当当,车窗外的笑意里,满是对当天收入的盼头。这个曾经面临“卖奶难”的传统牧业村,如今通过建立现代化鲜奶收购体系,让“一滴奶”的价值翻了几番。

“以前哪有这光景哟!”村民卓玛提起变化就笑,“我家100多头牦牛,以前挤完奶得自己熬酥油、晒奶渣,再背着四处找销路,费力气又耗时间。现在好了,鲜奶直接送到村委会,价钱公道,每月光这一项就多挣几千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一进村委会大院,热闹劲儿扑面而来,村民们拎着奶桶排起长队,从院门口一直蜿蜒到检测点。奶桶碰撞的轻响、乡亲们的谈笑声混在一块儿,像支轻快的歌,把初秋的凉意都驱散了。“大伙儿别急,按顺序来,每桶奶都得检测合格才收!”工作人员一边招呼,一边麻利地维持秩序。

检测台上,设备擦得锃亮。工作人员旦巴朗杰手法娴熟,先拿仪器测鲜奶的纯度和温度,再仔细记下牧民的名字和奶量,最后将检测合格的鲜奶倒进专用储奶罐。从排队、检测到称重,每个环节都顺顺当当,忙而不乱。“2019年,我去拉萨学了牛奶检测技术,现在能在自家门口为乡亲们服务,心里特踏实!”旦巴朗杰笑着说,他负责鲜奶的酸度、浓度、蛋白质含量等检测,是鲜奶质量的“把关口”。

斯布村坐落在海拔4500多米的地方,村民世代以放牧为生。2019年,扎西岗乡党委政府整合40万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牛奶收购站,配齐了设备。村委会更主动“找路子”,牵线与两家企业达成合作。收购站运营以来,村里建起了统一收集、检测、外销的全链条机制,彻底破解了村民“卖奶难”的愁事。如今,已有200多户村民通过这个收购站增收,累计收入超300万元。

阳光下,储奶罐里的鲜奶晃着粼粼波光,映着一张张笑脸。这汩汩流动的“幸福泉”,正顺着乡村振兴的脉络,在斯布村的土地上,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