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发改委消息,礼泉县坚持把营商环境优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通过在西安打造全省首个县级科创“飞地”,成功构建起“异地赋能、县域转化”的新型营商生态,为全省县域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创新性实践范例。
创新机制破壁垒,打造资源对接“前哨站”。以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重塑营商环境新格局。通过在西安高新区建立科创“飞地”,有效打破行政边界和资源壁垒,实现政策互通、资源共享。县级有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接西安高校、院所及技术平台,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管理机制,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创新要素链接服务。目前飞地已推动签约校企合作项目9个,帮助县内15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县域企业的创新获得感和满意度,形成了“科研在飞地、成果送回家”的高效供给模式。
集成服务优流程,构筑企业全程“服务链”。着力将“飞地”打造为营商环境改革“集成示范区”,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设立专职“科创管家”,提供从技术对接、团队匹配到中试转化、政策申报的全流程帮办服务,同步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一窗受理”、创新资源“一键触达”。联合科技、税务、行政审批等部门,推出面向飞地企业的专属“政策工具包”,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成果转化奖励等惠企举措,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免申即享”。怡发源生物医药等企业借助飞地服务体系,快速实现技术落地和产线投产,成为礼泉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见证。
生态赋能促循环,营造县域兴业“新生态”。通过飞地窗口、县域企业有效对接高端人才、前沿理念和创新管理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富硒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亩产效益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同时,飞地作为礼泉“营商名片”和“人才驿站”,吸引了更多高校毕业生、科创团队关注礼泉、落户礼泉,形成“创新—产业—人才”良性循环,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充分彰显了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