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发改委消息,扶风县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强县“139”工程(“1”即当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3”即筑牢工业“压舱石”、培育新质生产力、集群发展强产业,“9”即抓好9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陕西省新型工业强县等。2024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1∶33.7∶50.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7%,位列全宝鸡市13个县(区)第2名,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加快6.9个、4.9个、4.8个百分点。
筑牢工业“压舱石”,激活发展“主引擎”。突出项目带动。落实项目“四个一批”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全县工业项目建设接替有序、快速推进、质量齐升。2024年谋划的39个工业突破项目完成投资42.59亿元,15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8.41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全县工业投资增速24.6%,工业技改投资增速241%,制造业投资增速35.3%,均高于全宝鸡市平均增速。突出招引强链。围绕“5+2”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活动42场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个,实施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8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外资项目1个。突出园区配套。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实现100%标准地供应。实施的科技工业园东西大道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和新兴产业园东区道路供排水、环城南路延伸段雨污管网工程建成投用,园区承载力显著提升。建成研发中心3个、省级技术中心3个。扶风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确定为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产业园。落实企业引才实施办法,吸纳研究生以上学历80余人,园区大专以上就业人口比重达到38.12%。
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突出创新引领。发挥秦创原(宝鸡扶风)创新促进中心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户、瞪羚企业3户、高新技术企业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75户,11个产品被列入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突出企业培育。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动态培育库,重点跟踪西岳制药、康博瑞克等新建企业升规纳统、优先培育,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净增战略性新兴企业1户。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4%。突出数字赋能。引导和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今麦郎饮品等5户企业被列入DCMM贯标试点企业,冀东水泥等5户企业获得DCMM贯标证书,多味奇食品等17户企业获得两化融合贯标证书,扶风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被列入市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园(基地)。
集群发展强产业,加速新型工业化。突出聚链成群。持续做强“五大”产业集群,比亚迪产能持续释放,凯科仕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项目、LNG液化天然气智能车用供气系统总成扩能技改项目等建成投用,汽车零部件总产值增长109%;陕铜技改项目建成达效,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2%;以开普勒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8%;以今麦郎食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和以冀东水泥为主的家居建材产业总体平稳。园区现有工业企业109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2户。突出扩大开放。发挥丝博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作用,加强同外资企业联系对接,招引外资项目。鼓励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013万元,同比增长45.6%,新增外贸企业3户。突出温情服务。持续开展县级领导遍访“五上”企业活动,落实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解决采纳企业反馈问题80余条。“陕企通”平台注册量达到3034户,为企业办理诉求13个。为30余户企业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