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政府网站消息,为精准服务首位产业,宝鸡渭滨农商银行成立钛专营支行,支行员工成了“钛专家”;为护航重点项目建设,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为53个工程项目提供工程险保障14.72亿元;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宝鸡31户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完善金融工作体制机制,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主线,不断提升金融工作质效,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当前,宝鸡形成了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优势装备、特色食品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全省工业重点产业链涉及宝鸡的有13条。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以宝鸡市首位产业钛产业为例,宝鸡渭滨农商银行成立了“钛专班”,在钛企业聚集地设立钛及钛合金产业链金融服务专营支行。“经过双向交流,马营支行的员工成了‘钛专家’。2024年,马营支行累计向钛企业发放贷款15.8亿元。”2月12日,宝鸡渭滨农商银行董事长乔建华说。
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是马营支行服务的企业,目前已在新三板挂牌。“我们与鑫诺合作了近20年,帮助它从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这是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一个案例。”乔建华说。
凤县林麝养殖产业是当地的富民产业。然而林麝养殖产业前期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针对林麝养殖产业推出的小微贷款降低了融资成本,担保费率从8‰降到1‰。”中国农业银行宝鸡分行三农金融部总经理高蹈说,2024年,分行涉农贷款增加约16亿元。
宝鸡市委办金融服务科副科长、资本市场科负责人刘浏介绍,宝鸡市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广运行宝鸡市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截至2024年末,宝鸡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235.46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43.8%。
“股贷债保”联动助企渡难关
“股贷债保”联动是指股票、贷款、债券和保险的协同运作机制,旨在破解融资瓶颈,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为优化宝鸡市在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中的战略部署,提升钛产业链竞争力,2023年2月,宝鸡市工业发展集团与陕西兴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达成战略合作。
陕西兴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由于资金流转、人员管理等方面原因,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
“我们对该企业实现了51%的控股,帮助其完善管理制度、调整销售模式、加强生产管理。”宝鸡市工业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许鑫说。
此外,宝鸡市强化对重点项目的融资服务,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2024年7月,凤县河口镇一家企业遭遇泥石流灾害。该企业部分生产设备被泥水冲走、损坏,导致无法进行生产并造成财产损失6.01万元。
“得知这一情况,我们马上对企业进行了赔付。”人保财险宝鸡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常永炜说,2024年度,他们为宝鸡市15个工程项目提供了安装工程一切险风险保障8.46亿元,为53个建筑及安装工程提供工程险保障14.72亿元。
“我们会同相关部门,梳理42个市级重点项目211亿元融资需求、重点产业链35户企业79亿元融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提供给金融机构,保障项目建设融资服务。”刘浏说。
向资本市场稳步进军
宝鸡市通过深化合作、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指导服务、支持直接融资等举措,有力有序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精细化工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生产企业之一,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在宝鸡市金融服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改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已向陕西证监局提交申请,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朱振华说。
宝鸡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市委金融办、市金融协调服务中心多次组织赴陕西证监局、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秦创原(国际)路演中心等单位,专项对接资本市场工作。2024年,全市开展路演活动5场,举办资本市场专业培训7场,新增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6家、总数达到253家。
“我们还组织开展省市级上市后备企业申报工作,全市31户成长性好、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刘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