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同心助企”行动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据江苏省政府网站消息,政策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在“一键推送”的精准服务中消弭;多重执法检查的烦扰,在“综合查一次”的创新监管下化解;项目验收环节繁杂的梗阻,在跨部门协同、“有事好商量”中疏通……镇江市政协连续三年开展“同心助企”行动,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急难愁盼”,以系统思维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点点滴滴浇灌着民营经济的沃土。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要广泛汇聚智慧力量,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各级政协要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各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企业关切,做企业家的坚强后盾。

精准施策,疏通企业发展“中梗阻”

在镇江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江苏索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氯化磷新产线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这个计划年产7万吨、年营收4亿元的项目,曾在审批环节遇到了难题。“项目涉及多项行政许可,流程较为复杂。”公司负责人黄永明坦言。

转机出现在“同心助企”行动中。镇江经开区政协工委主动介入,协调政府发改、工信等部门提供精准审批辅导,“预计今年内能全部办结,明年启动建设。”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庆假期之前,镇江经开区政协工委主任朱晓阳又一次带队上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这只是“同心助企”行动的一个缩影。镇江市政协创新建立联系服务、分析研判、督办反馈三项机制,构建问题“收集—督办—反馈”闭环。市、区政协挂钩服务,带头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开展常态化走访服务。

走访中,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镇江市政协协调供电公司,为芳满庭生态科技园算清“电费账”,降低成本200余万元;句容市政协积极协调水利等部门,帮助二丫葡萄专业合作社、江苏金合能源破解泵站升级、管道铺设等用水难题……“政协协同财政局、镇江经开区,公司储罐迁移补偿费750万元很快就解决了!”奇美化工相关负责人感慨道。通过发挥协商优势,精准联系各方资源,镇江市政协正全力将企业“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镇江市市长徐曙海表示,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金融、用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全力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系统赋能,推动产业“链式”跃升

“当时我们这个项目是‘卡’住了,如果没有政协协调,很难落地。”江苏合力四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斌感慨。他口中的项目,是企业在恒顺醋业投资建设的10兆瓦时用户侧储能电站,2023年底启动该项目时,在镇江尚属首例。

作为新兴产业,用户侧储能在审批时无先例可循。“各部门都高度重视,但套用传统建设项目标准,瓶颈不少。”董斌回忆,通过“同心助企”机制,政协牵头召集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一举打破了审批僵局。

以该项目为契机,企业联合市发改委、应急管理局、江苏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出台《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实现“通过一个案例,规范一个行业”。目前,新型储能已被列入镇江加快培育的7个未来产业之一,董斌告诉记者,今年企业又在镇江先后布局建设4个用户侧储能站。

从解决单个企业难题,到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从提供即时帮扶,到建立长效机制,镇江“同心助企”行动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镇江市政协促成南山茶林研究所等十余家茶企联合共建“金山翠芽”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年产能增加3000多公斤,带动近千户茶农增收致富;润州区政协帮助江苏柳工与南京鼎驱达成合作,研发节能驱动产品;扬中市政协组织远东电机、英科医疗等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对接智能化合作……政协组织深入一线、精准赋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镇江市政协主席郭建表示,将持续扎实开展“同心助企”行动,强化政策宣传和落地入企,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引领,构筑助企服务“新生态”

“不仅解决我们企业的用工引才难题,也推动了未来人才政策的优化完善。”丹阳慧创医疗负责人汪待发表示,企业在镇江市政协帮助下成功申报三级人才项目,如今已发展成光学脑机接口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丹阳市政协还推动出台人才政策实施细则,强化制度保障。

“同心助企”行动正从解决单个问题向构建创新服务生态深化。镇江市政协积极推动区域协同,与连云港、无锡、泰州等地政协紧密联动,成功帮助镇江威特药业与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等行业龙头对接,开启“人用药转宠物药”的战略新布局,为企业拓展了发展新赛道。

通过“线上直通车”、智慧政协平台等手段,企业诉求实时上传、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委员企业反映的共性难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渠道被省政协、全国政协采用,推动问题在更高层面得到解决。

工会界别委员王坤发挥律师专长,为多家企业“出海”解决涉外法律难题;江科大海洋装备研究院姚震球委员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推动高端船舶制造升级……委员专业优势在助企行动中充分彰显,各展所长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创新服务在区县政协“遍地开花”。在丹徒区,政协联动政府推出为企服务“营商环境面对面”小程序,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在京口区,政协选聘金融机构代表担任民营企业金融指导员,为小微企业提供免息贷款;在润州区,“润州最滋润”服务点成为政企沟通的温馨港湾……这些扎实举措,共同构筑了镇江亲商暖商的良好生态。

目前,镇江“四上”省市委员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家委员企业先后荣获该市产业发展“金山奖”、科技创新“梦溪奖”等荣誉,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