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积极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南通市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以来,立足人口特点、聚焦群众关切、科学精准施策,产业政策框架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优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不断推进,有力推动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抓实“三个突出”,体制机制高效化运行

突出左右协同,增强高效推进组织力。建立由发改、民政、卫健、教育、工信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量,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监测评估,及时研究工作推进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协调、指导、督促南通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任务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

突出政策引领,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相继出台《南通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南通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南通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南通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2022版)》《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从多个维度支持统筹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各项举措落地落实,不断扩容养老顾问服务、就医便利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特困供养等服务项目,推动南通市养老服务更丰富、更精准、更务实。

突出制度创新,探索长护保险新路径。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坚持全市统一的长护保险政策框架、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力量参与经办,建立定点机构准入、退出动态管理、多维监管机制,将失能失智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为照护对象提供13项套餐和13项个性化服务,年减负最高可达2.52万元,有效缓解“社会性住院”现象、促进养老护理产业蓬勃发展。

二、深化“三个聚焦”,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

聚焦服务下沉,织密居家社区服务网络。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将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城市社区助餐点、社区长者驿家建设纳入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不断扩大养老、助餐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老年群体居民获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截至目前,南通全市标准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103个镇(街道)全部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936个城乡社区全部建立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2023年,南通市成功争创2023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获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3621万元,数额在全国56个入选地区中位列第五。

聚焦医养结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市共建成二级以上老年病医院5家,专业养老护理院50家,社区护理站52家,98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293家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全市护理型床位达到4.8万张,占机构养老床位的83.2%。将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重点服务对象,自主选择基本公卫服务包、健康管理服务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全市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294个,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10个,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74.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2.38%。

聚焦兜底保障,健全老年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一助一”关爱服务制度和探索建立城市独居老人探访服务制度,将分散供养“三无”“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关爱照料范围,累计完成7800户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任务。全面推行居家和社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稳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覆盖范围,除特困、低保、低收入、重点优抚、重度失能等老年人外,普惠扩面至8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

三、着力“三个强化”,要素支持系统化保障

强化设施用地保障。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现状调研,统筹设施布局、规范用地供应,编制《南通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3-2035年)》。出台《南通市城市居住区配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益性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采取政府回购、租赁等形式,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到位。严格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

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将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地方留成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优化信贷利率,对民办(营)养老服务机构贷款进行财政贴息,重点提高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贷款贴息标准。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专业养老护理院,对以自建产权用房举办的养老护理院,每张新增护理型床位给予1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以租赁用房举办且租期5年以上的养老护理院,每张新增护理型床位给予8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按照养老机构评定星级,从低到高给予机构每人每月100—300元的运营补贴。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5家,近三年累计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15万人次,岗前培训率100%。建立养老机构护理岗位入职补贴和养老机构医护岗位补贴制度,对新入职养老机构且在护理岗位工作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给予3—5万元入职补贴、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0—1000元专业岗位补贴。连续举办三届南通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健全养老服务人才褒扬机制,不断提高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四、锚定“三个维度”,业态模式特色化创新

延伸行业交叉“深度”。鼓励多元主体提供养老服务,推动家政服务与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商业服务等相融合,南通市重点依托社区服务业协会在人员密集的社区建设一刻钟智慧家政驿站,通过科技融合、服务融合、消费融合、产业链融合等关联的融合方式推进“家政+养老”的社区养老融合模式,目前在主城区已建成20个社区家政驿站点,形成“养老+家政”“养老+助餐+家政”等不同的业态模式,驿站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服务社区信息供需平台,最大程度满足了各社区居民的需求。

拓宽数字建设“广度”。南通市级建立“通城养老”综合为老服务平台,集成养老服务信息、服务、监管等功能,并推进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共享,提高公共服务和决策水平。各县(市、区)建立包含呼叫、展示、跟踪回访等功能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的方式,汇聚线上线下资源,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及各类养老机构为实体网点,通过线上、线下解决老人医疗、咨询、购物、照料等生活需求。

加大社会投入“力度”。南通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土地供应、资金扶持、税费减免等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推进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供养标准不降低、公益性质和养老用途不改变的前提下,鼓励拥有医疗健康资源、养老护理业务相对成熟且管理经验丰富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运营。全市养老机构实现公建民营28家,占公办养老机构总数的34.1%,有效盘活了闲置养老床位,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

接下来,南通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供给侧抓好落实,以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从需求端做好牵引,激发老龄群体更多元的需求、更强的支付意愿和能力及市场更丰富的服务场景,全力开创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