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多措并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年初以来,通化市扎实落实政策举措,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一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7.8%;民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2341人,约占全市新增就业85%。

聚焦企业发展难题,持续优化服务保障。利用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解决企业诉求。持续开展信用修复“暖企”行动、拓宽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畅通民营企业人才流动渠道。帮助37家企业完成40条行政处罚信用修复。邀请深交所北方中心调研重点培育企业8户,推动企业上市和REITS项目培育。发放民营企业贷款户数1.73万户。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6场,参与企业380户,提供岗位800个。

聚力重点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强劲动能。以项目建设新成效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领导包保机制和项目专班推进体系,全链条把控项目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促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达效。深入研究国家和省政策精神,深度谋划“两新”“两重”等战略性项目,构建起“近期可实施、中期有储备、长期可滚动”的项目梯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积极推进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已向省发改委报送3个PPP储备项目,并全部纳入省级储备清单。

聚合部门联动力量,加快政策落地落实。全市民营经济主体122935户,成为通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创新创业的主战场。通化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出台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要举措。自2020年以来,配套出台涉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意见、方案等共10余条。各部门各司其职、凝聚合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税务局与市科技局签订研发优惠政策合作框架协议,构建以“共创、调研、归档、辅导、管理、核查”全链条管理体系为抓手的“全景式”研发费税惠政策管服新模式。聚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优惠落实的难点、堵点,归类整理,设置291个采集指标,全面掌握全市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优惠政策的全貌。截至今年3月,共计21户次民营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2470.8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