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省工信厅消息,3月20日,“开普勒计划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株洲市渌口区,投资10亿元打造大型物流无人机整机生产基地。
株洲低空经济产业一年一个样,已聚集上下游企业120余家。
项目是发展的基石。今年来,株洲铺排开竣工项目178个,总投资524.4亿元。其中1月4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1亿元,年计划投资完成率8.6%,全省排名第一。
加快培育制造名城,株洲改变往年“两个年”的“打法”,一口气提出“三个年”,即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项目攻坚提质年”“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
从“两个年”到“三个年”,是“量变”,更是对“质变”的迫切需求。
近日召开的株洲市经济运行“开门红”工作调度会上,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发挥优势、奋勇争先,对标找差、逐个突破,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更好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
挑大梁,株洲底气十足。
保持先进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思路不变,株洲涌现轨道交通装备、服饰、电力新能源与装备产业3个千亿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醴陵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优势特色锻长板、补短板,株洲构建起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级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北斗应用、工业软件、功率半导体等新赛道,获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城市。
去年,株洲GDP增长5.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上升至第37位,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
挑大梁,株洲路径清晰。
做好科技创新文章。放大产业领域形成的“制造厂+研究所”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场景的新“厂所结合”模式。持续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进一步以活动链接资源、以项目落地形成闭环,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去年以来,124个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一批“大国重器”等待破茧而生。
锻造城市更强实力。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固本强基打造一批千亿产业、培育一批百亿企业、引进一批十亿项目;“老树新生”培育北斗、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等“新三样”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去年以来,株洲先后布局IGBT三期、光启905基地等一批大项目,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擦亮城市崭新名片。开展“对外开放提效年”活动,用好中非经贸合作论坛平台,推动更多株洲制造走出国门。打好产业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持续实施“一升一降”行动,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让株洲成为吸引更多人才和创业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