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机械产业:苦练内功 向海而兴

据湖南省工信厅消息,工程机械产业是湖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连续14年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上居全国首位。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已培育出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如今,“工程机械湘军”正攀高向新,在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方面,树起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2024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近期发布,行业龙头卡特彼勒,两年间销售额从320亿美元,飙升到41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小松,也从222亿美元增长到256亿美元。

但此时,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却处于下行周期,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总产值从2800亿元,骤降至2000亿元左右。有人将高歌猛进后的下行,称作行业的“中年危机”。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 袁振:目前来讲,是逐步的这个探底往上回升。创新、创新再创新,不断地推陈出新。在能让湖南工程机械在市场风云变幻中“长盛不衰”。

怎么应对危机?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企业俯下身子、潜心研究,身处行业寒冬,反而在研发上更加舍得投入,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谋求突破。

中联重科投资1000亿元,建设中联智慧产业城。率先投入使用的土方机械园,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带动中联重科2023年土方机械营收达到66.48亿元,同比增长89%。

中联重科助理总裁 土方机械公司总经理 袁野:我们有智能制造的研发中心,再结合现在整个行业以及包括全球领先的技术,包括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产线。

铁建重工坚持的一项原则广为流传:只开发能够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品。2023年,铁建重工研发投入达到8.81亿元,成功申请专利1006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创历史峰值。

铁建重工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设计院数字孪生研究所副所长 王永胜:我们希望将产品塞进电脑,将车间搬上电脑,将隧道建在电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危机中育先机,这两年“铁甲”湖南的全球之最不断涌现:诞生了全球最大额定起重力矩2万吨米塔式起重机、全球最高风电吊装ZCC17000履带起重机、全球最大直径竖井掘进机等创新产品;关键核心元器件取得20多项突破……

山河智能首席专家 何清华:我们将继续做好产品,推动技术创新,创造更多新技术、新机型,走向全世界,成为装备领域价值的创造者。

今年1-6月,全省工程机械产业实现营收523亿元,同比下降8.7%,但实现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13.9%。

本地配套率低,是工程机械集群发展最大痛点之一。痛定思痛,湖南不断做强产业链,提升本地零配套和通用性。

主机企业主动打破壁垒,工程机械设备上的螺栓螺帽数量,多的有几千个,少的也有五六百个。但过去各家企业尺寸标准不一,这家用3厘米,另一家就用3.1厘米。采用通用标准后,成本进一步降低。

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 袁振:我们今年还会做一些标准的升级,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推进。让大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真正能实现“我想要什么”和“我能供什么”同频共振。

眼下,在长沙,万鑫精工年产50万台减速机建设项目,已开展基础施工;在娄底,三一中兴百亿油缸项目,部分设备到位调试……多方合力,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本地配套率迅速提升,2019年仅16.3%,目前已超50%。

练好内功,走出国门,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如何与卡特彼勒这样的百年名企争客户、抢市场?

征战欧洲,三一先设立办事处,再创办分公司,最后升级建设投产三一欧洲贝德堡产业园;产品也由混凝土机械,逐渐调整为流动港机、挖掘机、履带吊和桩机。今年前5月,三一集团18号厂房,接待了1500批次外宾,同比增加40%。

三一集团轮值董事长 三一重工董事长 向文波:要在全球配置资源,比如说我们配置研发创新资源,要搞产业,要布局、要生产、要研发、要制造要销售,就是要全价值链的进行全球化布局,通过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来支持全球化的业务。

上半年,湖南工程机械出口166.2亿元,同比增长24.6%。中联重科上半年海外上市新产品197款,近300款产品通过国际认证,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近50%;铁建重工出口意大利系列第5台盾构机下线;非洲客户订购上亿元山河智能矿挖成套装备。星邦智能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长高达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