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织金县以商招商聚链成群

据贵州省商务厅消息,3月17日,位于毕节市织金县的“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正全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高达730亿元,是贵州省迄今为止投资体量最大的产业项目。

“通过围绕该项目上下游产业的谋划推介,已吸引众多相关企业前来考察,并释放强烈合作意向。”说起该项目,织金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李涛满脸兴奋。

数据显示:织金已探明储量矿藏27种,其中优质无烟煤151.77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20%以上;磷矿34.9亿吨,占全省磷矿储量的55.7%。

近年来,织金依托磷煤资源,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延链补链,聚集一批与当地优势深度融合的企业。

以商招商“链”出集群

“这个投资2.8亿元的项目落地,是织金以商招商结出的硕果之一。”回首织金泰弘燃气有限公司入驻的经历,李涛说。

时间回溯到2023年3月,李涛带队走访辖区煤层气开采企业贵州水矿奥瑞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时,公司负责人提及:“我们急需寻找液化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的合作伙伴。”这句话当即引起李涛重视。

“与其大海捞针,不如借船出海。”李涛建议,“请企业向产业链伙伴发出邀约,我们负责精准对接。”

两周内,东莞泰弘实业等5家企业应邀来织金考察。织金县投促局同步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连夜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答复和解决,最终促成项目落地。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即便我们在宣传推广、政策解读、服务承诺等方面付出诸多努力,可有时仍觉得成效有限。”李涛感慨道:“投资织金究竟好不好,已入驻企业的切身体会更具说服力。瞄准产业上下游,就能激活以商招商动能。”

企业变身“招商大使”

走进位于织金县八步街道的贵州宗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有序。这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脱硫石膏“一站式”服务商。

“我们应邀来考察时,就被国能织金电厂火电燃烧余留废物量所吸引。它们作为生产石膏的优质原材料,能充分满足我们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且获取成本相对较低。”公司生产现场负责人说。

串点成链,变废为宝。这个2022年入驻的新型建材项目,如今已实现年产值超1亿元。这是织金县立足现有资源、企业的上下游,通过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实践。

“这样的招商比较精准,事先就考虑到企业需求。落地后,政府服务更是让我们安心。”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宗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扎根织金,还主动当起“招商大使”,积极推荐企业前来考察。

这种以商招商的磁场效应持续释放。数据显示,织金县通过企业引荐落地重点项目16个,产业链关联度达95%以上。

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昨天反映的用工缺口问题,第二天就组织专场招聘。”织金清达服饰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德胜说,响应速度坚定投资信心。

为了更好推动以商招商,织金县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倾听企业需求和建议,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织金县还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聘请32位企业家担任监督员,推动解决企业各类诉求。

如今,织金围绕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中石化PGA等龙头项目上下游产业,编制招商项目10余个,总投资超150亿元,以商招商版图日渐清晰。

“目前,织金立足煤磷资源优势,持续聚焦大项目,通过‘链主’企业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争取把每个企业都培育成‘招商基站’,不断构建‘以商联商、以商兴商’的良性循环。”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