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政府网站消息,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改革促开放,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贵州对外开放的每一步都与通道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我省开放通道建设加速,呈现立体开放新态势,不断提升物流运营组织效率,持续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一系列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提升“海”与“铁”的一体化水平。
贵阳国际陆港:让黔货通达全球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时间就是“真金白银”。在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铁路物流港+贵阳综保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联动发展,让企业省时省心。
陆港充分发挥紧邻贵阳综合保税区优势,持续完善除船舶装卸作业外的集装箱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一站式完成通关手续,相当于把海港搬到内陆,通过铁路运输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实现铁海联运。
贵州商储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欣见证了通关效率的提升:“与传统海运相比,在贵阳国际陆港发出铁路货运班列不仅时间缩短,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快捷、便捷的服务体验。”
2022年,贵州创新性打造综保型国际陆港,其间,以广州南沙港作为口岸港,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衔接,货物在贵阳完成申报、查验、放行,原箱快速出入广州南沙港后走出国门,率先在全国实现跨省铁海联运“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形成“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促进贵州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压缩通关时间50%,节约运输时间3天至5天。
为了更好服务我省“六大产业基地”大宗货物运输需求,贵阳国际陆港建成后,又持续构建“一港多区”铁路运输体系。“依托都拉营专用线、林歹南专用线等货运铁路网络,构建以贵阳国际陆港为中心、各市州主要货运场站及省内重要物流园区为节点的外向型集疏运体系。”贵阳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军说。据悉,截至7月31日,贵阳国际陆港累计开行班列957列,其中,中欧(中亚)班列69列,黔粤班列316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552列。
如今,贵阳国际陆港还与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北部湾港等7个沿海港口建立了“组合港”发展模式。贵州铁投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共同成立了贵州远海陆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直达全球144个国家及地区主要港口的公铁海全程供应链联运“黔链达”产品,推动黔货出山通达全球。
遵义阁老坝货场:通关再提速
7月底,一列满载来自澳大利亚的50个集装箱共计1250吨粮食的专列,顺利抵达遵义阁老坝铁路货场,这是首次采用专列运输粮食的方式直达目的地,也是全球首条采用CPT贸易模式从澳大利亚出发经湛江港中转至遵义的海铁联运线路,实现了从澳大利亚经湛江到遵义的“一箱到底”“一单到底”运输。
“按照以往惯例,货物抵达港口用箱就要产生费用,而且用箱时间不确定就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CPT贸易模式就可解决用箱期不足困难,同时,也可以在境内段运费计征进口税收全额扣除。”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俊杰说。
“此次班列是通过与贵州远海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紧密合作,首次签发澳大利亚直达遵义的全程海铁联运提单,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铁海联运专列开行方案。”郑俊杰介绍,此种模式下,可对用箱、清关、运输等流程进行无缝衔接,提升了集装箱用箱时间,大大提高各节点效率,节省各环节综合成本。
通关提速,企业更有获得感。“这是公司通过遵义阁老坝铁路货场首次通过CPT模式进口货物。”遵义臻鑫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邹亚倩一算账,一趟运输就能节约时间5天至6天,还减少了中途转运的成本。
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渝桂黔陇四地通过与重庆中心公司,在贵州省组建了首个陆海新通道区域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这也是贵州省融入“13+2”模式下,各地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
全力保障物流畅通、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以点带面推动经济有序恢复,应树立全国一盘棋的理念,加强信息共享,做好地区之间的协调。在郑俊杰看来,此次班列是基于“13+2”区域联动模式下探索的远洋贸易新线,也是贵州省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又一举措。
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等区域联动,除了与各省市区域平台公司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发展,还与广东、珠海、广西地区加强联动,大力推动双向对开“遵义号”班列,实现物流、贸易、产业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提升通道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更好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