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政府网站消息,大山镇,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厂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烟囱、冷却塔、主厂房等主体工程拔地而起;
柏果镇,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新上马的170万吨/年循环经济煤焦化改扩建工程火热开建;
断江镇,盘江股份山脚树矿携手华为共同构建高可用与高性能的数据中心基础底座,智能化之旅向深挺进;
红果经济开发区,已形成煤矿大型机械装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集”优成势,“群”力升级;
…………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抓“富矿精开”,在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上发力,更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作为全国百强县和“江南煤都”的主煤仓,盘州市拥有贵州三分之一的煤炭产能。站在新起点,盘州市决策层把市情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坐标来审视,坚持“富矿精开”,全力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构建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
推动新变革,向传统优势再造要动能
看清形势、发挥优势,盘州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竞技状态。
推动煤炭产业存量变革,实现传统优势再造,盘州不断为“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发展思路注入新内涵。
8月,两河街道花家庄村,盘州市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隆,希望升腾。
作为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重点节点工程,这个百万吨级大型煤炭储配基地承担着更大范围内能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区域乃至全省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功能。
盘州的煤炭行业,面临着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的双重任务——
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有望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投用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5月以来,工地现场每天都聚集了2000多人和百余台机械,建设总进度条已接近70%。
每发一度电比相同容量其他类型机组少耗煤20%左右,可实现粉煤灰等固废的综合利用率达100%,优于国家最新发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该项目投运将促进全省煤电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低碳节能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
把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盘州全力推动煤焦化产业实现大突破。
从一块煤的“变形记”,到产业提档升级的“七十二变”,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心中有“数”,手中有“术”,形成了9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衍生出20多种化工原料。
原料变材料,“废料”变材料,对煤炭的“精细解剖”“吃干榨尽”,让盘州煤炭产业不断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提升了区域产业链稳定性、竞争力,打开了煤炭资源增值新空间。
释放新动力,“盘州制造”里的新增量
盘州在发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存量“焕新”的同时,也成就了“新风口”。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盘州所有煤矿的年机械设备需求量约为91亿元,但全市配套装备生产产值仅为1.13亿元,能矿装备市场潜力巨大。
聚焦能矿装备制造业,是盘州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又一着力点。
眼下,该市“挂牌督战”重点工程、辐射盘州五大煤业集团的湾田矿山设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加快推进。距离9月投产的时间越来越近,项目实物工程量肉眼可见:公寓室内外装修接近尾声,两栋厂房立柱、横梁安装完毕,部分设备采购已下订单。
湾田项目要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打造“外向型”能矿装备制造业,让“盘州制造”迈上新台阶。
“目前市里全力全要素保障一批项目快建快投,通过带动新产能释放,能矿装备制造业明年会迎来一波新的增长。”盘州市工信局局长何浩说,“掘金”能矿装备制造业,是盘州工业大突破的新动力。
谋定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方向,盘州市委、市政府整合资源,重组力量,优化配置,在红果经开区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能矿机械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
“从设备能租、能修到能造,我们逐步提升煤矿装备加工制造的结构占比。”在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姜华的“布局”中,厂区前预留的大片空地,是扩大装备加工制造布局的厂房;西北角处是即将上马的喷涂生产线。依靠一批制造专利支撑,盘江矿机已经成立了研发中心,为接下来的煤矿装备制造进行新品研发和储备。
跟随产业转型顺势而为,才能打开新天地。快转快干的信心在企业中传递。
龙鼎工贸有限公司与中煤科工、三一重工、平煤机械等国内知名煤机生产企业合作,建立了西南地区矿山机械设备运维及售后服务中心。公司生产车间里,完成维修的综掘机正等待用户的验收。忙着检查履带主体、导向轮的矿修技术主管陈云飞告诉记者,这样的“大家伙”从整体拆卸到检修组合完成,一般需要15天。
“未来,我们瞄准的是‘再制造’新模式,在维修中运用新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及新材料,实现设备‘重生’。”按照龙鼎工贸厂长彭文国的说法,下游企业提升“制造+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倒逼着上游煤机生产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龙鼎工贸引进上游企业成立贵州省普沃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煤矿单轨吊辅助运输设备的生产,一套自主研发的单轨吊产品代替进口,两年为企业节约配套成本约1.2亿元。
产品填补市场空白,新公司落户园区后,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作为西南地区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掘进机等大型煤机装备的制造企业,贵州誉创机械有限公司紧盯细分市场走专业化路子,在综采综掘设备的智能化、本土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矗立的智能化综采三机配套设备,可实现采煤工作面支护、采集、运输同时运作,显示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姿态。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凯告诉记者,该公司不断接到毕节、遵义、云南省曲靖市等地煤矿企业的采购订单。他说,坚持市场导向,一矿一策个性化矿机定制服务,推动着企业产品不断突破。
驱动新合力,一个融合“生态圈”的预见
强主体,优链条,促融合,盘州试图让煤产业转型走得更远。
记者在盘州采访时感受到,转型激发的内生驱动力,藏在那些努力向新赛道靠近的企业中。
促进新能源与煤炭优化组合,布局氢能“赛道”。今年2月印发的《盘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中,“十四五”近期目标明确:率先以焦炉煤气制氢为起点,形成盘州市氢能产业示范效应。
2021年就建成投运全省首个氢气提纯项目,天能焦化瞄准新赛道抢先一步。位于公司厂区西的制氢工厂,焦炉煤气通过循环处理产生的高纯度氢气就从这里输出,外供盘州市50多辆氢能公交车使用。
促进煤炭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盘州同样不遗余力。
西南盘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盘州能源产业综合交易大数据平台,正发力扩大优质“朋友圈”,构建开放共享的制造企业+煤矿企业+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联合体。
“不只是数据‘一张图’,这个覆盖能矿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的贸易和公共服务平台,将促进生产环节和后端营销的深度融合。”西南盘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俊告诉记者,平台目前已入驻260多家供应商,上线了10多个类别共1700多种商品。
顺应能源数字化转型的大势,盘州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智”突围,实施“降碳”智能开采,推动规模化生产。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当智能化技术向着山脚树矿400多米的井下“深入”,这个50多年的老矿山距离实现采、掘、运、储协同控制的目标越来越近。
“产能跃升至310万吨!”山脚树矿自动化推进小组组长叶文凯把煤矿生产规模提升归功于设备更“聪明”,“铲煤”更高效。
顶着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光环”,山脚树矿对标“5G+智慧矿山”建设目标,继续寻求更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参与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构建高速工业互联网,“数描”新未来。
“融合带来全新合力。”在红果经济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从重复叠加走向协同嵌入,企业差异化发展,全链条发展,形成了良好产业融合生态圈。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盘州正全力加快煤炭产业“富矿精开”,广耕、深耕、精耕,加快建设现代化煤炭产业体系,推动原材料向终端消费品转变,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粗加工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