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贵州省工信厅消息,6月19日,记者从贵阳市加快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安新区将紧盯龙头企业、关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狠抓招商引资,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以赴做好企业项目服务,切实提升产业发展的“智造”含量,推进工业经济大突破,全力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
贵安新区把发展产业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三个基地”,全力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一硬一软”产业。“一硬”即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芯”(芯片)、“件”(元器件)、“板”(电路板)、“机”(智能终端)、“器”(服务器),重点培育发展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显示组件、芯片封装等产业,打造面向全国的服务器生产制造基地。到2025年,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75亿元。“一软”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充分发挥贵安新区作为8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10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核心优势,不断提升通算、智算、超算等复合型算力水平,进一步做大算力规模,拓展“东数西算、东数西训”新赛道。
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
将依托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龙头项目带动,提升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地位;依托奇瑞整车制造基地带动,大力发展电机电控、汽车零配件、充换电设备等配套产业;加快培育以三元正极材料、磷系电池材料、电解液为代表的电池材料及原辅料产业集聚区,重点补齐锂盐、隔膜等材料短板。聚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及材料、汽车后市场等全产业链,全力打造“车、电、桩(站)、网、景”深度融合生态圈,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及材料生产基地。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70亿元,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140亿元。
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在贵安新区布局建设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热备份”基地,依托中航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项目加快打造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一批上下游企业落户新区。同时,依托中车株洲所打造极具竞争力的风电装备产业生态圈,支撑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到2025年,实现装备制造业产值115亿元。
同时,重点按照“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发展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组团式开发、融合式发展的理念,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湖潮多式联运铁路货运枢纽、西南粮食城粮油基地等。
据了解,贵安新区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围绕大数据科创城、马场产业新城、花溪大学城“三城”平台,依托张江(贵安)高科技产业园、深贵产业园、苏贵产业园的载体创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加快培育壮大产业、做强增长引擎,积极围绕引进龙头企业和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广招商。并用好省市两级共同设立的150亿元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产业基金,畅通产业投融资渠道,形成集投资招商、资本招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领导招商等多渠道于一体的招商“组合拳”,依托华为云、中航发、比亚迪等龙头企业“朋友圈”,拓展“产业圈”,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攻势,抓实以商招商,着力补齐产业短板,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此外,贵安新区还将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全力解决用地、用电用能、资金等问题,竭尽全力落实纾困解难各项惠企措施,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企业发展创建一流环境,用政策红利撬动产业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