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根羽毛“买全球卖全球”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近期,“反季羽绒服”频频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素有“中国羽绒之乡”美誉的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生产和建设的景象同样火热。

“消费需求旺盛,叠加通关改革利好,今年我们信心更足了。”8月18日,贵港市嘉璐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朝东兴奋地对记者说,旧厂房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新厂房的分毛车间、原料车间已经投产,水洗车间、制品车间正在装修,预计年底可建成投产。

杨朝东所说的“通关改革利好”,是今年3月落地广西实施的海运进口水洗羽毛羽绒通关监管改革试点。它开辟了海运水洗羽毛羽绒原材料通关的新路径。

这项改革实施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正是嘉璐公司的。

“当时那批泰国货物从钦州港入关,运到贵港只用了8天,比以前快了17天。”杨朝东回忆道。

贵港市羽绒协会常务副会长陈绍平介绍,港南区现有170家羽毛羽绒加工企业,年加工羽毛羽绒约9万吨,约占全国加工总量的28%、占世界的18%。加工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2023年,港南区羽绒产业总产值达47亿元。

当地羽绒产业约40%的水洗羽毛羽绒原料需从国外进口,特别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往都是经香港、上海、天津、宁波等地的港口进关,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入厂,多则需要30天。

为破解这一发展困局,贵港市主动作为,与南宁海关“关市联动”,推动海运进口水洗羽毛羽绒通关监管改革成功落地。如今,水洗羽毛羽绒原料从钦州港口岸进口,海关在入境口岸完成通关验放后,即可运输到贵港。

“通关监管改革实施后,相比传统路线,物流距离缩短约1500公里,物流时间缩减三分之一,单柜通关成本减少5000元。”贵港市港南区委常委、办公室(改革办)主任覃富炜说。截至7月31日,经钦州港通关羽绒原料已达18票、567吨。未来平陆运河开通后,货物从钦州港转入运河航道,预计半日即可到达贵港港口。

得益于通关监管改革推动,港南区羽绒产业产值增长势头强劲。今年1—7月,港南区规模以上羽绒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16.8%,新增规模以上羽绒企业7家。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贵港海关将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关地企沟通交流,认真落实落细改革各项工作举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贵港海关关长梁似表示。

借助通关监管改革的东风,贵港市正大力推动羽绒行业提档升级,重点打造江南工业园羽绒产业片区。截至目前,该片区已入驻26家羽绒企业,16家已试产,新引进5个羽绒产业项目。贵港市羽绒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仓储交易中心等配套项目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可试运营。

“羽绒‘三中心’投入运营后,可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让企业轻松掌握全球羽绒交易信息,优化物流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贵港市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表示,随着通关监管改革红利的释放,羽绒产业加速提档升级,将大大提升本地羽绒企业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推动当地羽绒产业向“买全球卖全球”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