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初步形成“快干支”衔接的交通网络

福建省政府网站消息,11月13日,我市召开2025年宁德市提升交通出行满意度新闻通报会,市住建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公交公司联合通报2025年全市提升交通出行畅通工作。

今年以来,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智能管理优化和公共交通升级,宁德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显著缓解,市民出行满意度持续提升。

市住建局聚焦“一核两廊五轴”城市格局,以路网升级为核心推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年内完成新建改造城市道路4.6公里;主干路方面,连城路漳湾特大桥桩基施工加速推进,东侨路、进海路下穿高铁段等主干道前期工作有序实施;片区路网中,余复路、支提路等项目已建成通车,汤湾路、五都路等正在建设。针对群众关切的人行安全问题,万达宝信区域天桥动工建设,计划春节前投用;春风里过街天桥方案优化中,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停车设施方面,通过挖掘桥下空间、闲置土地等资源,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39个,包括宁德南互通桥下停车场等重点项目,有效缓解“停车难”。

市住建局将持续攻坚连城路、东侨路等主干道建设,打通石湖路等断头路,并逐年推进更多过街设施,从根源上提升路网通畅水平。

在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精细化管理提升通行效率。对宁德中心城区192个信号灯路口实施“一口一策”配时优化,完成150余个路口方案调整;蕉城南北路、闽东路等7处路段实现“绿波”协调控制,车辆连续通行效率提升。

针对违法乱象,开展“夏季行动”、二三轮车专项整治,2025年累计查处严重交通违法30.4万起,其中,酒驾2433起、醉驾1029起,并查纠违停27.2万起,重点区域秩序明显改善。宣传教育方面,创新“七进”活动7836场次,依托AI技术制作公益广告,在隧道高架启用投射灯提示,打造“三轮车巡回义诊”等品牌,推送安全提示超80万条,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显著增强。

作为公共交通主力,市公交公司则以“数据驱动+服务创新”双路径破解出行痛点。依托客流大数据优化线网,年内调整21条线路,减少资源浪费;如微1路环湖观光线串联商业、休闲带,助力城市形象提升。定制公交服务精准对接通勤需求,运营43条线路覆盖学生及园区员工,客运量达108万人次,相当于减少私家车出行36万辆次。

在智能调度方面,公众号实时查询功能让候车时间缩短,高考“爱心送考”、祭扫专线等特色服务惠及3.7万人次。惠民举措持续深化,新增公交智能卡6907张、敬老卡3251张,累计发卡量分别达49655张和30544张,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交通出行提升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协奏曲”。今年以来,通过多部门协同治理,路网密度提升、信号智能优化、公交服务升级,我市初步形成“快干支”衔接的交通网络。尽管部分区域拥堵仍存,但随着连城路特大桥建设、更多过街设施投用及公交线网持续优化,市民出行将更高效便捷。下一步,我市将持续聚焦民生需求,以“标本兼治”思路推动交通满意度再提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