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云南省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促进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立足云南省情,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规划,引导磷化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和高效高值利用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省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磷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磷矿石、磷化学品生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具备较好的集约发展基础,形成了安宁产业园、晋宁产业园区、海口产业园区等一批特色磷化工园区,培育了以云天化、云南祥丰等为代表的磷化工龙头企业。但是,全省磷产业也存在磷矿综合利用水平偏低、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不强、绿色发展压力较大、高附加值磷化学品开发不足等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整合矿产、能源、产能、产业基础等要素优势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磷矿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磷矿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能力、黄磷等产品产能利用率;做好磷肥保供稳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补齐磷化学品发展短板,促进高纯磷化学品、功能性磷化学品、磷系新能源电池材料、磷氟新材料、新型高效磷肥等高附加值磷化学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保障粮食、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省磷化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新增磷石膏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磷化工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120家以上,培育1家具有产业主导力、全球竞争力的一流磷化工企业;到2030年,全省磷化工产值突破1200亿元,磷化工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8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5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150家以上,形成5个以上磷化工产业集群,现代化磷化工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实现磷产业转型升级和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
《实施方案》提出3个发展方向,明确我省磷产业未来鼓励支持的重点是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产业。一是助力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面向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需求,以“优势资源+龙头企业”模式一体化垂直整合“磷矿—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钠)”产业链条,稳妥有序发展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电解质等产品。二是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磷化学品产业链。构建以黄磷为原料的高纯化学品、磷系功能性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体系。加快提升、推广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对净化酸和萃余酸进行梯级利用。推动磷化学品产业链向电子化学品、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等领域延伸。三是加大磷矿共(伴)生氟、硅资源回收利用力度。进一步开发磷矿伴生资源回收技术,加快湿法磷酸配套氟硅酸法制备无水氟化氢,延伸发展含氟聚合物、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医药农药中间体等含氟新材料。
《实施方案》提出7项重点任务,从科技创新、资源供应、结构调整、平台打造、绿色安全、集群创建等方面系统地谋划了发展路径;明确5项保障措施,从工作机制、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保障、产业生态5个方面加力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