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以工代赈”铺就脱贫群众增收路

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清晨,温暖的阳光铺洒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补久娃村的草果种植户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2023年,贡山县在补久娃村实施草果提质增效和“草果溜索”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村民们通过培训掌握了技术,改变了观念,有的建起了草果烘干厂,有的尝到了务工的甜头闯荡大城市打工……

近年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坚持把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农业、交通、水利、人居环境等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项目引领 赈济为先

地处高黎贡山山腰的泸水市大兴地镇四排拉多村是远近闻名的草果村,以往,因没有产业路,高山密林间的草果全靠人力背运,费时费力费钱,阻碍了草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0年,四排拉多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修建人马驿道,60名群众在村里务工,400户草果种植户有了便捷的产业路。

“现在,骡马可以上山,节省了很多运费,我们管理、采摘草果也方便了。”四排拉多村草果种植大户杨先生说,有了产业路,村里5000多亩草果的生产运输有了保障,以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泸水市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中,瞄准产业增收、富民兴疆目标,因地制宜规划项目,着力提高项目的精准性、靶向性。发动群众,开展入组连户道路、人居环境提升、土地整治、林区公路、河堤沟渠、林下经济、产业基地和搬迁安置点配套设施等建设,发挥项目“撬动”作用,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农民,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在泸水市,以工代赈已经成为集就业促进、基础建设、应急救灾、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2021年至2023年底,泸水市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41个,组织参与工程建设务工人数3705人,发放劳务报酬5054.57万元,人均增收1.36万元以上。

“志”“智”双扶 “鱼”“渔”双授

以工代赈,“赈”的是为民的初心,是授人以渔的长久。

贡山县茨开镇幸福社区居民余先生,正在给一户居民装修新房。从高山村寨刨土为食、温饱都难以解决的贫困户,到搬入县城,加入社区建筑公司,通过“培训+上岗”模式,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务工,学会刮瓷、砌砖等技术,庄稼汉转型成为装修工,余先生搬迁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中交集团支持下,幸福社区整合技能劳力和普通劳力,在党支部带领下成立4支工程队,承接人居环境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工代赈”项目,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带动社区45户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余先生从一个帮扶对象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建筑工人,搬迁入城、“以工代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让受赈济者作为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帮助他们拥有了“有技能的手”,激发自力更生的精神。

怒江州不断探索推广各类“以工代赈”新模式,出台《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促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通知》,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旅融合、林业草原、产业发展6个方面的乡村建设项目中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广泛吸纳农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按照“以群众为主体,坚持群众参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以“培训+上岗”的方式,把“以工代赈”作为“练兵场”,开展“万名产业工人”培育工程,帮助各地群众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获得相关资质证书,掌握新型劳动技能,走上致富路。

点亮群众致富“长明灯”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通甸镇易门箐搬迁社区,高标准基质蓝莓种植基地里一片翠绿,晶莹似玛瑙的蓝莓挂满枝头。

在高原现代化产业园建设中,兰坪县通过“以工代赈”让当地群众和搬迁群众以“当家人”的姿态,主动参与到产业园道路、灌溉项目建设中,学习车厘子、蓝莓种植管理、采摘技术,唱响共建共享“协奏曲”,点亮群众致富“长明灯”,描绘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们参加蓝莓管理、采摘培训后到产业园务工,一年四季有活干、有稳定收入。”搬迁群众褚先生兴奋地说。

怒江州把一切为了群众增收作为鲜明工作导向,探索推广以“村集体经济劳务合作社+群众”为主体的“以工代赈”新模式,组建乡镇统筹的村集体经济控股的劳务合作社,实现劳动力与“以工代赈”项目精准对接,大抓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文旅等民生工程,最大程度发挥“以工代赈”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群众铺开一条条致富路。

产业路、机耕路、“草果溜索”、建筑产业园、绿色香料产业园、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个“以工代赈”项目在怒江大峡谷、澜沧江两岸、独龙江峡谷落地,在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短板弱项的同时,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带动一方群众务工增收,学技创业。

2023年,怒江州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实施乡村建设项目114个,吸纳群众就近务工35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6113万元,促进务工群众人均增收8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