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防御屏障,其健康隐患常被忽视。在“国际爱肤日”到来之际,“我为皮肤健康‘带’言”带状疱疹公益科普落地昆明。此次公益科普聚焦带状疱疹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感染性皮肤病,携手医疗专家共话其疾病负担、预防与管理,提升全社会对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的风险认知与预防意识,传递主动健康、预防先行理念。
50岁和慢病人群注意!“切肤之痛”暗藏皮肤危机
数据显示,我国人群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0-70%,相关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但皮肤疾病仍长期面临公众认知不足、防治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婴幼儿到老年都容易罹患皮肤病,有些感染性疾病,比如儿童时期感染水痘,病毒潜伏在人体内,到中老年当抵抗力下降,病毒会重新激活,出现带状疱疹,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疾病负担也很重,需要更多关注和重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发增提醒。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病,中国每年的病例数可达600万例。李发增介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5-20度,和我们昆明的平均温度是重叠的。这也导致昆明的带状疱疹发病率在全国居高不下,目前带状疱疹患者在我们皮肤门诊中排前五。”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常被形容为“如灼烧、电击、刀割一般”,可贯穿疾病全程,尤其是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患者,疼痛更是可能持续十年以上,乃至因此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年龄与慢病是带状疱疹的两大“幕后黑手”。尤其是50岁后,即使身体健康,患病风险也会陡然增加。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病例就有约156万人。除了年龄外,慢性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是带状疱疹的高风险人群,相比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显著增加。李发增介绍:“高血压、糖尿病这部分人群的抵抗力相对偏低,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症状也更严重。”
预防先行,高风险人群主动预防远离带状疱疹
令人欣慰的是,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在“以防病为中心”的健康策略指导下,提升大众特别是高风险人群的主动预防意识至关重要。“带状疱疹最怕引起后遗神经疼,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减轻严重带状疱疹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疼痛风险。”李发增提示:“50岁之后,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通过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疾病发生。”
谈及慢病患者是否能够接种问题,李发增表示:“高血压、糖尿病慢病患者也可以注射带状疱疹疫苗,只要处于一个正常、稳定的状态,可以接种。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者预防接种科进行专业咨询,了解疫苗的保护效力、保护效果、是否可以接种等信息。”
据了解,正值525爱肤日,为满足群众预防带状疱疹的需求,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将在5月26日-5月30日开展带状疱疹疫苗接种专场,子女可为父母预约,具体可咨询医院预防保健科(门诊2楼)。
免责声明:本文是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或企业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