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以企业、项目、链条、集群为发力点,全力打造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围绕重点打造的“5+6”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促要素集约、创新集成、企业集聚,推动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
向新 激活创新性生产要素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条件。
1979年,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禄丰碧城镇建立,以铸铁管、铁锅起家。时至今日,锦润数控已经成为禄丰市碧城数控产业园内的链主企业,相继招引49家配套企业入园,2023年产业园工业产值达到12.69亿元。同时,锦润数控获评“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炮塔式摇臂铣床生产基地,实现了由一家企业至一个产业集群的“禄丰经验”。
机床是工业的母机,决定着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作为机床企业,锦润数控深知不断攻克制造技术的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能够引入更加雄厚的科研力量,不断提升机床制造能力。”锦润数控总经理张峰介绍,今年4月,中国机械研究总院云南院进驻园区,与公司在中高端设备研发、数控车床制造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链主企业点单,政府兜底需求,楚雄州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将企业所需放在首位,以无缝隙式的对接服务凝聚合力,实现政府企业共同招商,精准查缺补漏,壮大产业链。同时,招引企业所需的政策保障、土地保障、生产保障都由政府解决,让企业专心生产研发。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楚雄工作站成立,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楚雄州全力推动产业向开放型、创新型发展,带动企业向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科技创新、挖潜改造、科技成果转化为引领,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拥有授权专利53项,污染物减量化排放成效显著,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循环化改造试点重点支持企业。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荒山资源产业化生产雨生红球藻,将建设集藻种选育—虾青素积累—先进装备制造—虾青素系列制品开发为一体的雨生红球藻负碳产业示范基地。神威施普瑞药业实现了楚雄州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填补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研发创新空白,助推彝医药发展。
楚雄州找到了一条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路径——不断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破除要素保障壁垒,促进资源、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实现要素资源高效配置。
向好 推动投资高效能布局
以高质量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既可不断催化生产力质变,也能为经济社会更长远的发展积蓄能量。
近年来,楚雄州社会投资在布局和结构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优化趋势,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增长显著,制造业投资连续18个月增速超过30%,成为拉动产业投资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重要力量。
识别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创新环境,楚雄州孵化出两家独角兽企业。
通过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楚雄州打通了调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入局的关键点。以“债权+股权+产业基金”的方式,在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以债权方式投建新能源基地设施的基础上,下属子公司出资发起设立专项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对拟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同时撬动社会资本跟投增资,全力支持企业做强做优。
通过“政府之为”引导“市场之手”,培育出势头正劲的云南宇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释放龙头效应,汇聚集群动能。
可以看出,楚雄州运用投资“风向标”向市场传递讯息:不断深化投资中的技术导向、资源导向、市场导向和合作导向,以实现技术革新和市场拓展的双重目标。
向绿 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去年,以绿色硅为代表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1%、成为全州工业增长第一拉动力。楚雄州已建、在建新能源装机达1002.44万千瓦。全球最大单晶硅单体切片工厂、全球最大海绵钛生产基地、云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省内产业链最全的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等多个“最”汇聚楚雄。
楚雄州产业升级转型、绿色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更加凸显。
隆基绿能楚雄基地实现将气水电转换成经济优势,正以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生产效能,以技术的迭代升级实现在有限物理空间内产值几何倍的增长。同时,以隆基绿能楚雄基地的跨能增量辐射带动隆基绿能丽江基地、隆基绿能保山基地的产能配套。
引进龙佰集团,成立龙佰禄丰钛业有限公司,将原有低下产能提质增效,氯化法钛白粉产能达到每年26万吨,钛白粉国内市场占有率60%。龙佰集团楚雄基地产值增长41%,有力带动钛产业发展,楚雄州成为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
云南德胜转型升级改造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内,160万吨双高棒生产线正进行设备调试,完全建成后,将成为人均年产钢量1500吨的智慧工厂,建成135万吨绿色优钢、5万吨钒渣生产规模的绿色钒钛钢铁基地。该公司依托自身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差异化优势,打造“钒钛为主、钢铁为辅”的产业格局,构建年产4.5万吨钒制品的产业集群。
楚雄滇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原生+再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铜产业延链补链,在年产20万吨阳极铜的基础上,开工建设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延链补链项目,项目总投资5.15亿元,建成后将实现从阳极铜初级产品到高纯度阴极铜产品的跨越。
随着绿色硅成规模、绿色钛强优势、绿色钒钛补链条、绿色铜新跨越的态势已就,推动楚雄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引擎不断汇聚,现代化工业体系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