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抢抓机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田畴结硕果 沃野展新图

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以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立足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红河州实际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子。

从稳产保供到就业增收、从科技赋能到产业发展、从改善设施到拉动投资……红河州农业经济发展蹄疾步稳,高标准农田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交出优异成绩单。统计显示,一季度红河州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99.9亿元,同比增长3.1%。

今年以来,红河州着眼耕地总量、布局和后备资源空间等情况,及早分析研判新的占补平衡思路举措,把准“稳总量、优布局、严考核”要求,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积极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养结合提升耕地质量,推动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以赴抓春管、备春耕,确保农时农事不耽误。

为有效应对旱情和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各相关部门早早组织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精准开展农技培训和指导服务,着力打造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科学生产格局,力保全年粮食稳产增收,真正把科学储粮落实到位。一季度,全州农业(种植业)产值完成53.37亿元。随着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不断加强,配套建设泵站、管网、机耕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全州农业生态基底不断筑牢。

在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内温暖如春,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作为全国唯一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该园区每天可包装发出30万枝鲜切花。一季度,红河州林业产值完成8.13亿元,园林水果产量达37.65万吨、同比增长7.7%,蔬菜产量达121.01万吨,鲜切花产量3.96亿枝、同比增长2%。

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红河州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上,着力推动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红河州不断培育壮大乡村经济,发展特色优质产业:蒙自石榴、石屏杨梅、泸西高原梨、开远七彩云菊等9个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23个产品入选云南“十大名品”;40个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州级品牌目录管理;“红河九红”区域公用品牌顺利发布,创建形成“1+13+N”的农业品牌矩阵;加快发展以高品质蓝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产业,全州蓝莓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拥有国内外种植企业66家,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

在蒙自某蓝莓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内,田间气象站、高清摄像头、棚内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监测设备、农场集成灌溉系统等高科技应用随处可见。今天的红河大地上,一批示范基地不断涌现,成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先行样板。红河州积极抢抓机遇,全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工作,广泛创建数字化示范基地,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有效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从镐锄镰犁到农机下田、从凭经验干活到靠数据种田,新机械、新设备的不断普及,正助力全州粮食果蔬高效高产。忙碌在田间的农户、服务一线的农技员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研究员,用自己的辛劳付出,为红河农业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全州农业现代化路子越走越宽广,农业产业更加兴旺,农民腰包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