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知识产权服务为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

据云南省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战略部署,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功能。省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不断扩大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规模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覆盖面,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及金额实现稳步翻番。

完善政策保障。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云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助办法(试行)》,联合省发展改革委、云南银保监局制定印发《云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支持各州(市)、园区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全方位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盘活企业无形资产,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强化激励措施。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效能,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结合专项,鼓励企业通过自有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并给予资金奖补。

强化供需对接。省市场监管局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构建金融机构服务圈,推动17家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通过支持各州(市)、园区打造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引入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举办银企对接会等,为企业、金融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合同备案、质押转让、供需对接等闭环服务,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努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金额突破15.22亿元,是2022年的2.2倍,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及金额实现稳步翻番。同时,我省推动全国首单央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水电十四局第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实现我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零的突破”。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有3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贴息专项奖补827.21万元。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强化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努力探索新经验、新模式,着力打造省市县联动、全省“一盘棋”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为实施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推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