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省发改委消息,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广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补齐公共环境卫生和城乡环境卫生设施短板,提升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2023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等14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补齐公共卫生环境设施短板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方案》,进一步抓牢抓实“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补齐城乡垃圾污水治理短板、医疗卫生机构环境整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城乡社会健康治理模式等工作。为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效,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爱卫办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案例征集活动,遴选出一批工作实、做法优、成效好的典型案例。本期推荐昭通市水富市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水富市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三个原则,从保洁、绿化、治理三个维度入手,强力推进城市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工作,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绿、境美”生动城市画卷。
高标准保洁,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提质增“效”。一是建立管理机制。实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主要街道机械化作业率达100%。完善城市公厕服务机制,每座城市公厕配备1名专职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二是探索“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每天2次摇铃收集,针对大型餐饮、商场、超市等企业,精准调度人员和车辆开展垃圾清运;设置分类果皮箱740余组,分类收集房(亭、点)80余个,利用“数字城管”平台建立14小时巡查机制。三是推行环卫机械化作业。环卫清洗效果“见本色”标准,主次干道车行道洗扫每日不低于2次,街巷路面每周不低于1次;城区重要街道人行道每周高压冲洗不低于1次,其余街道人行道每月高压冲洗不低于1次,有效扭转了城市“脏乱差”现象。
高水平绿化,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提质增“颜”。一是打造绿美城市。以玛瑙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建成金沙湖公园、三江口公园、转角公园等10余个城市园林精品;以横江沿岸绿道为示范,建成高坝绿道、玛瑙山森林绿道、城市健康绿道等一大批景观大道;以市政道路为载体,建设高坝绿道、玛瑙山绿道5公里、金沙湖绿道2.2公里、健康步道绿道慢行系统6.13公里;以云天化小区为示范,创成云天化小区、国税小区等5个绿美社区。投资530余万元,栽种三角梅花柱和球形花柱640余株,摆放时令花卉,打造收费站出入口、高滩隧道口、北大门大道、城区第一港、春晖广场等重要节点景观。二是提升专业管护水平。市直机关单位下沉社区网格,责任到人管护绿化,行业主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包社区,干部职工包片督导;组建专业绿化队伍,实行专业化管护;成立护绿志愿队、日常养护队,充实绿化管护力量;制定绿化养护、考核制度,严格日常考核管理,有效提升绿化养护水平。目前,已建成城区绿地面积532.19公顷、绿化覆盖面积563公顷、绿地率41.9%、绿化覆盖率44.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53平方米。
高效能治理,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提质增“靓”。一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成立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网格化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实现城市智慧化、智能化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发挥商家参与城市治理作用,与沿街3000余家机关、企业、商铺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二是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划定摩托车停车位8000个,智慧停车场5个,设置智能充电系统25套,5G基站27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5个48.74万平方米。三是保持城市面貌整洁。按照“设置规范、美观整洁、和谐统一”原则,统一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标准。强化在建工地、料场等企业日常巡查,督促施工企业规范使用防尘配套设施;加强货运车辆查处,强化重点区域道路喷雾抑尘频次和洒水力度。开展拉网式油烟治理,城区油烟净化设备安装率达99.8%、月清洗率达98.8%以上。重点管控公园广场、沿江步道、主要道路、市场周边等人口密集区域,加强流浪犬捕捉、接收、登记、免疫等规范管理。
通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清理整治,水富市绿色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