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据江西省政府网站消息,5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我省首个省级层面的专门性文件《江西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近日印发并开始实施。《实施方案》的推出,将加快推动我省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创新成果“落地生金”。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省专利转让14514次,许可2855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130多亿元、位列全国第七;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稀土、钨上下游产业专精特新企业融资2亿元。

《实施方案》从激活专利供需对接新动能、完善专利转化机制、优化运营服务体系等方面,明确了推动我省专利产业化的实施路径。其中,激活专利供需对接新动能方面,我省将实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计划、实施专利技术助力中小企业提质升级行动、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和认定等。完善专利转化机制方面,我省将建立专利技术产业化推进机制、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等。优化运营服务体系方面,我省将加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专利转化运用服务机构培育和人才培养等。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省将基本建成资源配置效率高、要素市场活力强、配套服务供给足、利益共享机制优的专利转化运用体系,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0亿元、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42%、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谭文英表示,下一步,我省将推动落实《实施方案》各项工作,加快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力争今年6月底,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全部存量专利盘点入库,提高全省专利转化运用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