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狂犬病防控新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6月1日,江西省狂犬病防控新技术研讨会在南昌成功举办。会议由江西省预防医学会主办,邀请动物致伤防控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狂犬病防控最新规范指南、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江西省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章承锋对江西省2016-2023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做了汇报。狂犬病患者病例数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全年1-12月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多以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为表现,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 为100%,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出现狂犬病暴露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规范化处置措施并及时接种疫苗、合理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图为江西省狂犬病防控新技术研讨会现场

狂犬病免疫分为暴露前免疫和暴露后免疫。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副主任王传林在大会现场指出:“狂犬病高暴露风险者应进行暴露前免疫,包括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狂犬病病人的工作人员、兽医、动物收容机构工作人员、接触野生动物的研究人员、猎人等。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也可进行暴露前免疫。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全程完成暴露前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剂次,以后每隔3—5年加强1剂次。”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1.7亿户有孩家庭中,养宠渗透率高达28%。这些养宠家庭由于与宠物接触频繁,发生动物致伤事件的风险相对较高,并极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察觉的隐匿伤口。因此,专家强烈建议此类家庭应提前进行狂犬病暴露前免疫接种。同时考虑到儿童及老年人群体在免疫功能方面相对较弱,在狂犬病暴露后的风险尤为突出。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提前进行狂犬病暴露前免疫接种更能够为他们带来全面的健康保障。

狂犬病是有史以来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肺结核及乙型肝炎。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专家、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朱政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来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制剂,其根据基质细胞不同,人用狂犬病疫苗划分为三代:原代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是WHO推荐的‘金标准’狂犬病疫苗。”

图为康泰生物总裁助理郑景山在研讨会现场

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因产量低、规模化技术门槛高等原因,未能广泛注射到人体中。康泰生物总裁助理郑景山在会议现场分享:“民海生物本次上市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是国内首个同时获批“2-1-1”和五针法两种免疫程序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配备预灌封注射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相比传统的西林瓶及安瓿瓶形式的狂犬病疫苗,这款疫苗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注射的准备时间,还能够有效避免接种过程中穿刺伤的出现,同时更精准的剂量还能够降低因接种污染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同时民海生物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为接种患者提供接种疫苗后抗体不阳、AEFI补偿、接种疫苗后发病死亡3类商业保险服务,其中全程接种疫苗后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保险最高补偿100万元。”

此次江西南昌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在狂犬病防控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狂犬病防治工作迈向新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助力2030年消除本土犬传人狂犬病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