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京口区“串珠成链”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

据江苏省政府网站消息,国庆期间,镇江市京口区水陆寺巷的巨型咖啡杯造型前,年轻人排队拍照打卡;巨幅山水墙绘和银杏树旁,汉服爱好者与街头艺人相映成趣。这条有着深厚底蕴的老街巷,正以崭新姿态闯入大众视野。

从永安路美食街的市井烟火,到水陆寺巷的文艺休闲,通过一条巷的升级、一个圈的成型、一种治理模式的创新,老巷子正成为京口文旅消费的闪亮新名片。“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更加注重历史文脉的深度挖掘传承,更好塑造街巷特质。”镇江市副市长、京口区委书记贾敬远表示,水陆寺巷文化商业街区等一批老街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厚重的城市记忆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要走好“小而精”路线,推动老街巷实现焕新蝶变。

精准落子,串起“一巷一景”

这片包括了水陆寺巷、经折巷、白莲巷、娄巷等小巷的街区,紧邻镇江第一高楼苏宁广场,与火爆的永安路美食街仅一路之隔。记者假期走进水陆寺巷,看到整个街区建筑外立面焕然一新,连配电房、垃圾箱等公共设施也披上“彩衣”,老银杏树下贴心设置宠物友好设施,小广场上设置代表健康路街道的“康宝”形象等创意装置。

在推进老街更新的过程中,京口挖掘每条巷子的独特基因:永安路美食街坚守“市井烟火”,保留原汁原味;水陆寺巷侧重文艺休闲,引入潮流业态;经折巷、白莲巷等以创意装置讲述镇江故事。

健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志斌介绍,街道去年来着力推进街区文商旅融合,通过设计墙绘打卡墙、铺设醒目彩色步道、绘制美食休闲地图等,令街区进一步靓起来。数据显示,长假期间“苏宁广场+甘露商城+商业城片区”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长假期间,“一巷烟火 一市欢歌”文旅嘉年华让水陆寺巷成为流量焦点,结合街区差异化业态布局,该片区针对不同客群端出品类丰富的“演出大餐”。小提琴快闪《歌唱祖国》引发全场大合唱,“青春寻迹”城市漫游集章活动引导人们探索各个角落……京口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成华介绍,水陆寺巷文化商业街区定位“社区友好型·沉浸体验式”文商旅融合街区,打造城市文化休闲新地标,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商圈联动,高楼小巷“无缝衔接”

老街更新不仅要做活自身,更要融入更大的商业生态。距离水陆寺巷不足500米的苏宁广场和八佰伴,今年引进了苔山、萨莉亚、M Stand、四道菜等众多区域首店。苏宁广场达美乐披萨首日销售额超27万元,创下江苏区域首店首日开业销售纪录。

逛完苏宁广场的潮流首店,转身拐进水陆寺巷点一份香醋冰淇淋,再到永安路尝一串里脊肉——“商圈+小巷”无缝衔接,延长了游客的“消费动线”。四川游客王女士感叹道:“从玻璃幕墙的现代商场,步入烟火气满满的老街巷,仿佛切换了时空。”据统计,国庆期间永安路美食街日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这种高人气不仅为综合体带来旺盛客流,也为街区小店提供更大舞台。在水陆寺巷,萌宠加持的“富贵咖啡”,特色香醋冰淇淋的“杏会”等店铺成了街区的“流量密码”,杏会冰淇淋店店主鲁东亚是一名年轻海归,曾在意大利学习冰淇淋制作,该店的特色香醋冰淇淋、柠檬冰淇淋等,深受大众欢迎。年轻女孩小殷吃着柠檬冰淇淋说:“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潮流小吃店,会向小伙伴们推荐。”今年以来,水陆寺巷街区新增了15家潮流餐饮、8家咖啡店。

治理创新,共商“老巷新风”

老街更新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社会各界的“大合唱”。9月19日,在京口区第33期“政企面对面·服务‘京’心办”政企恳谈会上,贾敬远与商户代表围坐一堂,共话水陆寺巷的未来。

“希望进一步发挥街区商户联盟优势,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街区建设。同时,秉承慈善初心,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营造慈善街区氛围。”“希望街区引入更多元化的新业态,如潮牌店、文创店等,更好留住游客,实现街区从‘网红’到‘长红’的可持续发展。”……来自经营一线的声音,为街区治理提供了最真实的参考。

“加入‘商居联盟’是我新的起点。”8月21日,水陆寺巷文化商业街区“商居联盟”正式成立,商户代表、森也咖啡主理人赵雅婷在联盟成立时宣读自治倡议书,承诺将带头践行责任、诚信经营、遵守秩序,积极参与社区共建。

这个整合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力量,由24家商户、16名居民代表组成的“商居联盟”正在成为街区治理的新引擎,环境脏乱等老问题在协商中化解。商户们从“被管理者”变为“策划者”,居民由“旁观者”成为“监督员”。此外,街区聘请辖区企业负责人、媒体记者等组成街区“商居发展观察员”,进一步为联盟规范运行提供专业指导、监督建议和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