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展出“压箱底文物”做活化文章

据江苏省政府网站消息,9月28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重宁寺自1908年修缮后首次对公众开放,“重宁启·珍宝现”文物珍品展在此拉开帷幕。为扩大优质文博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更多文物资源从库房走向公众,扬州创新性地将200多件“可移动文物”置于重宁寺这座“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里,让观众在清代佛教建筑群中沉浸式感受唐宋元明清的文脉传承,在推动文物活化与文旅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创新一步。

200余件深藏库房的文物珍品沿着重宁寺中轴线陈列,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大核心建筑中构建起“民俗展—不美不成器”“精品展—不精不典藏”“民藏展—不稀不瞩目”三大主题展区。走进展厅,明永乐青花花卉纹菱口花盆的异域风情、宋代白玉雕龙玉枕的王者气度、唐寅《怀楼图轴》的文人墨韵、斗彩灵仙祝寿纹盘的吉祥寓意,共同编织成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作为展览的核心亮点,元代釉里红“开光祈雨图大罐”与明代《海瑞信札册页》的首次公开亮相引发关注。“这件祈愿大罐目前来说是国宝级孤品。”中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钱伟鹏介绍,这件大罐腹部4个菱形开光内,以“连环画”形式完整呈现古代筑台祈雨的全过程,从天下大旱到龙王降雨,情节环环相扣。尤其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在复杂图案中呈现出恰到好处的纯正色泽,展现了元代制瓷工艺的巅峰水准。而国内首次公开展出的《海瑞信札册页》,不仅印证了这位明代清官在江南修水利、劝前首辅退田产的史实,其“文如其人”成为研究明代官场文化的珍贵实物。

在书画展区,唐寅《怀楼图轴》与“扬州八怪”作品构成了明清文人艺术的璀璨图景。“这幅为同乡蒋鸣远创作的山水轴,以‘百尺高楼寄所怀’的题诗传递浓浓乡愁,笔墨细腻工整,皴法灵活多变,是吴门画派的经典之作。”扬州文物商店房悦介绍,展厅内同时呈现的还有董其昌、陈继儒的书法,蓝瑛的山水画,陈洪绶的个性人物画,以及刘墉等帖学名家墨迹。特别设置的“扬州八怪”展区中,郑板桥的兰石、李鱓的松树,生动再现了17世纪扬州艺术的繁荣盛景。

此次展览自9月26日开启线上预约通道后,首日预约人数便突破千人,吸引了大量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周边城市的文化爱好者跨区域观展。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引入全球电子纸显示技术领军企业川奇光电的75吋彩色电子墨水屏,该产品具有低功耗、柔光显示的特点,可实时切换文物介绍,实现新科技与老文物的和谐共生。

“为了一座博物馆甚至一件文物奔赴一座城,正成为时下文旅消费的新热点。”扬州运河文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旨在通过打造精品展览、创新文化体验,将重宁精品展打造成城市文旅的‘新入口’与‘核心吸引力’,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的文旅热度和文化影响力。”据悉,重宁寺此次展期将持续至2026年2月,并计划在此期间开展多轮换展,持续推动更多“库房宝贝”走入公众视野,让更多人品味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