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政府网站消息,8月7日,韩国特西氪公司总部及半导体设备项目落户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3.5亿元;项目二期规划建设中韩芯谷产业园,将投资建设第三代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及晶圆概念工厂。
“要以外资项目为优选,推动一批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落地建设,推动外贸稳存量、优结构、扩增量。”江阴市委常委、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韶峰说。
近悦远来,以“新”促高
8月初,英国知名国际化投资集团金顶资本在江阴综保区投资设立中国总部,其投资的海外光伏电站等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额6亿欧元;7月底,捷杰西数字化能源装备项目签约落户,石油行业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及制造中心呼之欲出……
作为江阴新能源产业发展主阵地,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以打造千亿级新能源地标产业为指引,发力“风光氢储”一体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格局,吸引“新”项目纷至沓来,外资品质不断提质升级。
相比基础坚实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力量,最不缺的就是冲劲和闯劲。
日前,从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走向世界的新型能源系统企业远景科技集团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沙特能源设备公司Vision Industries共同宣布将在沙特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助力中东地区的清洁能源转型,这也是今年以来,远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下的重要一子。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翼齐飞促发展。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的经济主战场、科创主力军、开放主阵地,临港以大江大港的胸怀,正成为各方青睐的投资热土。
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277家,拥有住友集团、新日铁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6家,2023年实际使用外资5.6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8%。今年以来,江阴临港已完成到账外资5.2亿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通江达海,货物卖全球
夏日炎炎,江阴港港口“热”浪滔滔,汽笛长鸣,一派繁忙景象。
前不久,随着中联重科建筑机械(江苏)公司首批“公改水”货物成功“试水”,经上海洋山港转运至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江阴—宁波—中亚”多式联运平台也正式启动,为腹地企业打开了新的“出海口”。
2023年,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492.7亿元、同比增长8.1%;今年1—7月,完成进出口总值335.7亿元,同比增长29.21%。
临港经济开发区外贸成绩单缘何亮眼?为当地外贸企业“出海”搭建多样化便捷通道,是其重要的支撑之一。
“公铁水多式联运平台启用,将进一步打通出海物流通道,为江阴乃至长三角地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更多选择、更优服务。”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港口发展局副局长谭荣伟说。
港口雄开万里流,今年上半年,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开通江阴—日本八代近洋航线、江阴—荷兰鹿特丹远洋航线。作为无锡唯一的沿江现代物流港口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目前无锡(江阴)港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53条,今年1—7月,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38.03万标箱,同比增长17.54%,集装箱运量累计55.44万标箱,同比增长29.56%,货物吞吐量2.08亿吨。
通江达海链全球,塑造发展优势,江阴港将深化与上海港、宁波港合作,发挥多式联运优势,集聚更多总部型、贸易型、平台型企业,发展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物流港”向“物贸港”转型。
外引内育,打造更优开放环境
近日,多辆满载着可发性聚苯乙烯的货车驶离江苏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奔赴码头。该企业合作伙伴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上半年出口货值达1.04亿元。“在好政策加持下,我们对整个外贸链进行优化,将重点开发南美及北非市场。”江苏嘉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刘超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以贴心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今年以来,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出台推动企业拓市场、创模式、增活力的一揽子稳增长措施,下一步,临港还将大力推动省级服务贸易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海关等部门的协同协作,不断优化通关便利化服务,持续推进港口提效降费,护航更多外贸企业“轻装出海”。
在“基金+国际朋友圈+全程服务”运营模式下,江阴临港前海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在深圳市正式投运,8个月内聚集了医疗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方向企业11家。截至6月底,创新中心正在孵化的水木健康、亿衫医疗、衡平健康、爱创科技教育等9个项目中,有6家已在临港注册落地。
孵化在深圳、产业化在临港,研发在深圳、生产在临港。将吸引外资的“窗口”前置,实现资源对接、平台共享,“飞地”让1500公里化为“零距离”,“飞”出产业新蓝海。
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徐喜洪介绍,江阴临港(上海)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已入驻目睹科技、友鉴信息、零可达、友加和等一批数字经济项目,将进一步聚焦长三角数字资源,助推园区优势产业转型提升,链接全球。目前,临港经济开发区设于深圳、北京、上海的3个科创飞地已累计对接项目1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