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打好“综合治理牌” 全市优良天数实现新突破

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消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启航之年,南通市通过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的努力,全市优良天数比例88.2%,连续四年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提升。

2021年,南通市打好“综合治理牌”,做好防治减排,共完成1176项治理工程项目和7513项治气工作任务,为“南通蓝”成为“常态蓝”提供坚实支撑。

系统推进工业源污染治理。开展专项整治,聚焦企业集群、工业园区、废气活性炭吸附设施、重点园区刺激性气味、储罐废气等方面,按照“一企一策”要求完成整治,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对227家企业涉VOCs原辅材料使用、源头替代等情况完成排查建档,推动34家企业配备高效废气处理设施39台。去年南通市共完成清洁原料替代企业173家,源头替代示范型企业13家。积极培育豁免企业,确定13家A级企业、7家引领性企业、73家其他类型企业符合豁免企业申报条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予以豁免。

全面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推动高排放车辆淘汰,发挥补贴政策引导,加快公共领域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推动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限行政策出炉。去年,南通市提前淘汰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2436辆,约减排氮氧化物1300吨、VOCs58吨、颗粒物17吨;积极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路查路检及入户抽测工作等。

推进扬尘源污染治理。去年以来,南通市坚持源头治理,扎实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严查车辆抛洒滴漏现象,持续推进“红黄绿”牌分级管控,不给尘粒“搞破坏”的机会。依托市域治理指挥平台建设“扬尘一张网”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控、问题预警、工单交办、跟踪督办、综合评价等功能,极大提升扬尘管控智慧化水平。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通报,去年,南通市裸土防尘覆盖措施到位率位居全省前列,1-11月,全市降尘量均值为2.6吨/平方千米·月,全省第3,同比下降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