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发改委消息,根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各地以项目制拓展农村改革试验任务备案的复函》,镇江扬中市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试点地区承担国家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创新任务。
近年来,扬中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集农村垃圾收运、河道保洁、绿化管护、道路管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村容村貌“三乱”整治、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维护、文体活动设施管护“八位一体”的运行维护机制,树立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的“扬中品牌”,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路。一是落实资金保障。财政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及人口在3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每年补贴13万元,对人口在3000人(含)-5000人的行政村每年补贴15万元,对人口在5000人(含)以上的行政村每年补贴17万元。还对年经营性收入150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补贴标准再上浮20%,同时要求各镇(街、区)按1:1的比例配套,并按照同等进度、同样标准拨付。二是组建管护队伍。每个村按照每300名村民至少配备1名管护人员的标准,公开择优选聘管护人员,组建管护队伍,目前全市已组建1300多人的管护队伍。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将村域划分为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明确相应的管护人员,专门负责区域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三是强化考核机制。建立“月暗访、季通报、年总评”制度,由市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考核部门,对照考核评分表,对行政村进行现场考核,年底根据考核得分,对全市前6名的行政村进行奖励,对年度考核平均得分全市倒数的行政村,扣发市补助资金。